龍水
周末早上,我途經四甲鎮貨隆街時,意外看到“易賣得”超市門樓內兩側擺放著四五個攤位,進出超市的顧客中,不時有人向擺攤的老人買菜。按理說,這家大超市里蔬菜齊全,怎么允許外人在自家門樓內擺攤?懷著好奇,我走進門樓,問一個擺攤大嬸:“您在超市里擺攤,老板允許嗎?收攤位費嗎?”
大嬸笑著擺擺手:“我在這兒擺了好幾個月了,老板從沒要過一分錢,你看這門樓能遮風擋雨,還曬不著太陽,超市里的人心腸好著呢!”說話間,幾個剛從超市里出來的顧客被地攤上的鮮花生、空心菜吸引。我掃了眼地攤,芋頭、絲瓜、茄子、毛豆、韭菜薹、雞毛菜等全是農家最常見的地皮小菜。
正當我對這個大超市里的小集市感到好奇時,超市的李老板走了出來,解開了我的疑惑:“這些老人原本在超市門外的廣場擺攤,刮風下雨時,人遭罪不算數,還容易堵著交通。看到他們在風雨中守著小攤,我心里總不是滋味。”
“去年,我的門樓作了裝修,中間的通道寬了許多。我和妻子商量,讓老人們進門樓賣菜,他們別提多開心了。”我忍不住追問:“他們擺攤,不影響您的生意?”李老板爽朗地笑了:“雖然他們有些菜超市里都有,但有些顧客愛找本土農家菜,尤其是快下市的蔬菜,這正好彌補了超市的短板。再說他們的小攤影響不了我多少生意,相反倒給超市聚了不少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