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18日,第六屆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舉辦,500多家企業參展——
從“黃金水道”駛向“全球藍海”
江海交匯,千帆競發。9月16日—18日,第六屆南通船舶海工產業展在紫瑯湖畔開啟。這場以“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群”為主題的國際盛會,匯聚中國船舶與海工領域的最新技術與宏偉藍圖,也映照出南通作為“江海門戶”的產業抱負與發展底氣。
近3萬平方米展區、500多家參展企業、超3萬人次專業觀眾——數字背后,是南通船舶海工集群從“國家級”向“世界級”躍遷的堅實足跡。如今,南通船舶制造規模約占全國1/10,海工裝備占全國1/4,今年1至8月實現總產值1438.2億元,同比增長6.4%。
以展興產,以會促融。依托江海資源的南通,不僅要做中國的“造船基地”,更要以自主技術、開放姿態和全球視野,打造世界船舶海工領域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這場展會,正是它破浪前行、駛向深藍的嶄新起點。
全球聯動,實現深度耦合
法國GTT、日本三菱重工、西門子……一個個響徹國際海事領域的名字齊聚南通,在長江北岸勾勒出一幅全球產業協同、技術共進的宏大圖景。
“丹麥在造船和海事領域優勢顯著,與中國的合作歷史悠久?!钡滖v華大使館能源參贊馬經倫率領包括海虹老人、博途新能源、斯萬霍爾在內的丹麥企業團前來,希望進一步深化與南通在綠色船舶和海上風電等領域的合作。
芬蘭駐上??傤I事館總領事嵇安諾則帶來一組關鍵信息:芬蘭雖僅550萬人口,卻擁有1200家船舶行業企業,年營業額達120億歐元?!胺姨m船用設備制造商專注于數字化、能效和環保性能,南通作為中國重要的造船和海洋工程基地之一,有堅實的產業基礎和強大的項目執行力,雙方產業發展契合度極高,合作緊密且富有成效。”展會期間,芬蘭挪世航力與南通象嶼現場簽約,令她十分欣喜:“感謝南通政府的鼎力支持,讓芬蘭企業高效對接中國市場?!?/p>
日本三菱重工與江蘇政田重工聯合推出的“政田—三菱”品牌增壓器頗受業內關注?!拔覀?008年結緣,在多個產品上開展了技術合作,這款增壓器是最新成果?!比庵毓ご脵C械株式會社社長松永勝秀感言,通過這次活動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國造船的強大實力,未來將繼續深化與南通的合作,開發出更多綠色節能產品,助力全球船海行業發展。
據統計,本次活動邀請60多家國際企業參展,覆蓋法國、英國、丹麥、新加坡等近20個國家和地區,數量較去年增長約65%。展會次日,南通市人民政府與法國BV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在高端船舶與海工裝備、智能制造與綠色低碳、創新平臺與人才培育等領域加深合作。
國際品牌與南通制造的“雙向奔赴”,不止于一場行業展會。通泰揚海工裝備和高技術船舶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2024年實現出口船舶1158億元,利用外資23.48億元。站在江海之間的南通,正憑借產業實力和政策開放吸引全球資源,從長江走向世界。
創新賦能,破局產業瓶頸
鏈通全球,產業是橋,創新是翼。
Norsepower的旋筒風帆減排系統,韓通集團的22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達索系統的全流程數字化平臺……展會現場,高端化、數字化、綠色化的創新技術與產品琳瑯滿目,成為觀察全球船舶海工產業轉型的風向標。
“我們率先將風帆轉子技術應用于綠色散貨船與不銹鋼化學品船,顯著降低油耗與碳排放?!毕髱Z海裝黨總支書記、總經理秦偉民在展臺前介紹,“船舶采用雙燃料系統,兼容LNG和甲醇,為未來能源選擇留出空間?!遍_展首日,象嶼海裝簽約4艘3850SSCT及2艘7900SSCT轉子風帆項目,綠色船舶技術實現成果化落地。
面對數字化浪潮,哈爾濱工程大學長三角高等研究院執行院長張海鵬指出,數字孿生技術不僅有效控制全生命周期成本,也顯著提升船舶動力系統的可靠性與安全性。由該院牽頭建設的國家級船舶工業互聯網產教融合平臺已獲批復,正全力攻堅船舶制造數字孿生子平臺,助推行業智能化轉型。 (下轉A2版)
(上接A1版)
江蘇省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則聚焦LNG裝備、深海采礦、綠色智能船舶等前沿領域,構建“概念驗證+撥投結合+產業基金”全鏈條機制,致力打通從實驗室到市場的“最后一公里”,讓更多科創項目在南通扎下根、結出果。
從亞洲首制風電運維母船,到亞洲最大35000m3超大型耙吸挖泥船,南通圍繞智能船舶、深海技術、綠色能源等前沿方向,構建起以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為引領、高端科研機構與設計企業協同支撐的船舶海工技術創新體系,累計承擔國家級研發項目20余項,在新型海工裝備、高技術船舶和高端特種船舶等領域,實現多項關鍵技術突破與國內空白填補,持續提升我國在全球船舶海工產業中的核心競爭力。
強強聯合,共建良好生態
“專業”,是觀展者評價本次展會的高頻詞。中遠海運重工、招商局工業、振華集團、中集集團等央企以“總部展團”形式前來,揚子江、新時代、韓通、惠生海工等頭部民營企業助陣,中船集團708所、604院、702所及中船海舟、江南造船、外高橋船舶設計等科研院所、知名船廠等悉數到場,覆蓋產業研判、技術發展、供應鏈合作等方向的20余場高水平專業活動陸續展開。更多優質資源,正以這次展會為橋梁,加速向南通集聚。
翻看此次活動的簽約項目表,強強聯合標簽十分醒目——中船動力先后與韓通集團、招商局重工,分別就VLCC船舶主機、22000TEU集裝箱運輸船項目主機進行簽約;惠生清潔能源就云頂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儀表、系統項目與艾默生簽約……
惠生清潔能源公司董事、首席執行官程遠蕓對南通船舶海工供應鏈體系的打造十分看好:“基于通泰揚船舶海工集群的蓬勃發展態勢,我們得以與像艾默生這樣的國際翹楚建立合作關系。南通船舶與海工生態圈日益成熟,整個產業正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從政策環境到金融服務,從人才培育到國際合作,南通構建開放協同、可持續產業生態體系的步伐從未停止。跨區域協同,在這場行業盛會中更顯具象化——在中國船級社、中船協、中國造船工程學會等單位大力支持下,今年的參展企業數較去年增長25%。其中,85家來自上海、24家來自山東,舟山、廣東等地企業更是組團參展。南通市政府與上海長興島開發建設管委會、崇明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推動產業鏈上下游深度協作?!疤K陜合作”推動下,來自陜西的斯科瑞工具攜自主研發產品首次亮相,與多家船舶制造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優良的營商環境和成熟的產業生態,催生出越來越多享譽全國、驚艷世界的成果——中遠海運川崎的甲醇雙燃料2.4萬箱超大型集裝箱船、中集太平洋海工的8200立方米LNG加注運輸船、惠生清潔能源的深遠海大型浮式液化天然氣裝置(FLNG)、招商局重工的深遠海智能風電運維母船……展會期間,我市一批新產品、新技術先后發布,無聲而有力地印證了南通作為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的底氣與實力。
江海交匯,開放共贏。依托“黃金水道”與“黃金海岸”的雙重優勢,南通正將地理區位轉化為產業動能,以科技創新為舵、區域協同為帆、全球合作為風,在中國從造船大國邁向造船強國的征程中,全速前進。 本報記者 劉璐 嚴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