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淳翔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在大唐狄公案系列(譯者張凌)的第三部《湖濱案》中提及一樁綁架案,狄公因經驗不足而勞師無功,而由剛認識的“老江湖”陶干為他指明方向。謎題是在第十二回里“公布”的:
“受害人分明記得一大半路程都是走在平路上,又該如何解釋?”
陶干聞聽此言,慣于冷嘲的面上露出狡黠的一笑,“回老爺,若是如此情形,那宅子必定就在漢源城內。”
“簡直荒唐透頂!”狄公怒道。
“卻也未必,老爺,”陶干從容說道,“這伙劫匪只需有一所宅院,里面有大花園和建在高處的平臺即可。他們將肉票塞入轎中,抬進院內,再慢慢繞著圈子走上半個時辰。那幫人極有經驗,要想讓人以為經過山地,便在平臺處上上下下,口中再不時咕噥幾句,比如‘留神那邊的山澗’之類。老爺有所不知,那些家伙都是精心操練過的熟手,足可做到以假亂真,不會露出半點破綻。”
將肉票蒙上眼,在原地或不遠處兜圈子迷惑他。這一橋段似曾相識,令我記起年幼時讀過的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集》里分明有過類似寫法。今查到《工程師大拇指案》(劉臻譯本)里的這段:
“是的,你們全都錯了。我的觀點是,”他將手指放在圓圈的中心,“我們應該到這個地方去找他們。”
“可是,他是走過大約十二英里的路程啊!”哈瑟里反問道。
“走出去六英里再回來,這不是很簡單嘛。您曾經說過您上車的時候看了一眼那匹馬,那馬看上去精神很好,皮毛光澤也很好。要是它奔跑了十二英里趕到車站去接你,那你覺得那馬應該是什么樣子呢?”
兩相比較,故事中的人物、場景乃至文字表達等雖說千差萬別,但其內涵的相似性是毋庸置疑的。
無獨有偶,臺灣的武俠小說家古龍也寫過類似橋段,見于陸小鳳傳奇4《銀鉤賭坊》。小說第一章,陸小鳳與一個自稱冷若霜的冰美人一同坐進馬車,車廂里窗門關著,窗簾也拉得很密,車馬走了將近半個時辰。“車馬仿佛經過了一個夜市,然后又經過了一道流水,他聽見了人聲和流水聲……現在他們好像是在往下走,風中有蟲語蟬鳴,附近顯然是個曠野。然后陸小鳳就聽見了敲門聲。走進門,仿佛是條通道,通道并不太長,走到盡頭處,就可以隱約聽見呼盧喝雉聲、骰子落碗聲、銀錢敲擊聲,男人和女人的笑聲。”在下一章里謎題揭曉了,原來同樣是原地打轉,所不同的是這回設局者事先找了一位口技大師來模仿蟲鳴、人聲及流水之音,且終點設在賭場下面,只消通過通氣孔,便可傳遞呼盧喝雉等嘈雜聲。真是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