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在南通開發區竹行街道星辰社區,一場別開生面的“粽葉課堂”正在上演,65歲的盛云蘭正手把手教大學生志愿者疊粽葉,而學生們則用手機記錄下傳統包粽技巧,并制作成短視頻。這種“你授我生活智慧,我教你數字技能”的互動,正是社區代際共融實踐的生動縮影。
(7月15日本報6版)
攜手共進共譜華章
□明偉方
代際共融,是指不同年齡段人群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學習、相互支持,它對于社會的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在現實生活中,代際共融的實踐形式多種多樣。社區可以組織更多類似“粽葉課堂”的活動,為不同代際的人們提供交流的平臺。學校可以開展“老少共學”活動,讓老年人和學生在課堂上相互學習、相互啟發。企業也可以鼓勵員工與長輩進行交流,分享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
當然,實現代際共融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我們每個人的共同努力。年輕人要放下身段,主動與長輩交流,傾聽他們的故事和經驗;老年人也要保持開放的心態,積極學習新知識、新技能。
代際共融就像一座橋梁,連接著過去和未來,連接著不同年齡段的人們。讓我們攜手共進,在代際共融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共同譜寫時代的華章。
繪就治理溫暖底色
□劉予涵
星辰社區開展代際融合志愿服務,搭建了一座跨越年齡的橋梁,是一種多贏之舉。
對于老年人來說,通過與年輕人的交流,可以了解到更多新鮮事物,拓寬視野,增加生活的樂趣,有效緩解孤獨感。從年輕人角度看,老年人具有豐富的閱歷、知識和經驗,可以發揮“傳幫帶”的作用,為年輕人的成長進步貢獻智慧。而從社區治理層面來看,這一創新舉措不僅為緩解當前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更是統籌不同年齡群體的利益訴求、促進代際關系和諧的有益探索。
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尤其需要大力倡導代際共融。各地不妨積極探索推廣這一模式,引導更多青春力量參與到社區養老服務中來,讓青絲與白發在雙向奔赴中相互學習、相互成就,在互幫互助中打造有溫度的社區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