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1 11:13:22 來源: 江海晚報網
和灃社區作為崇川區首批、永興街道首個垃圾分類試點工作社區,在所轄的萬達華府、春風渡、春江閱、綠城沁園4個居民小區共設定時定點垃圾分類房10處,覆蓋3000余戶居民、覆蓋率達100% ,居民知曉率達95%以上,生活垃圾減量率達8.8%,實現了環境改善、群眾得益的雙贏。
“要我分類”變“我要分類”
昨天上午8點30分,永興街道萬達華府小區的“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點”處,陸續有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定時定點定人督導的管理制度很有效,小區環境變好了,居民們也習慣在家里做好了分類來投放。”督導員褚紅霞告訴記者。“垃圾分了類還能積分,積分還可以換可降解垃圾袋,真好!”家住萬達華府的居民瞿明明對小區開展的垃圾分類工作贊不絕口。她當天積攢到第15枚印章,可以兌換3卷垃圾袋。
督導員褚紅霞介紹,小區居民如果將垃圾送至垃圾分類點,正確分類垃圾,就可以得到一個印章,集齊15個印章就可以得到垃圾袋。
記者在現場看到,居民在固定時間段到集中投放點分類投放垃圾,垃圾廂房和投放點開放時間原則上為上午7:00~9:00,晚上6:00~8:00,其余時段封閉投放口,但還設置了4處誤時投放點。社區建立垃圾分類巡查員、督導員、宣傳員三支隊伍,該社區注冊了垃圾分類社區組織——“愛馬士·萊芬行動組”,以推廣“垃圾來分類 生活更芬芳”的垃圾分類理念。
“粗放推進”變“精準實施”
當天上午9點,一輛崇川區環衛垃圾清運車準時來到小區收取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9點07分一輛廚余垃圾運輸車則將幾桶廚余垃圾“收入囊中”。萬達華府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去向牌上顯示,可回收物垃圾、有害垃圾最終由天楹分揀中心處置,廚余垃圾則流向市廚余垃圾處置中心,而其他垃圾則運送至崇川區永興垃圾中轉站統一處置。
一些居民來投放垃圾的時候拎著不同的袋子。“現在已經習慣了在家做好分類,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其實很簡單,小區環境變好了是每個人共享的。”瞿明明告訴記者。
“垃圾分類是一項精細活。一場特殊的座談會讓小區居民的意見統一。”和灃社區書記楊儲睿介紹說,在啟動試點之初,和灃社區黨支部開展了民意收集活動廣泛征集居民意見,并邀請街道物管部門和小區的黨員、業主、物業公司代表一起,面對面共同探討小區垃圾分類“要不要做”“怎么做”。在聽取民意后,督導員、巡查員和宣傳員上門入戶宣傳。經過近半年的探索實踐,和灃社區在垃圾分類推廣上成果豐碩。
“點上盆景”變“面上風景”
“垃圾其實也可以變廢為寶,回收再利用。”楊儲睿告訴記者,社區與天楹公司開展垃圾分類線下活動,鼓勵居民把可回收的紙盒等與天楹公司進行物品兌換。開展廚余垃圾變酵素、變花泥、廚房廢油變肥皂等科普實驗活動,增強了居民的環保意識。
永興街道建立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街道、社區、物業公司三級責任清單,并把垃圾分類納入物業信用評級范圍。永興街道在近期制訂出臺推進小區垃圾分類工作3年行動計劃,同時進一步凝聚社區黨組織、居委會、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居民“五位一體”的推進合力,積極整合各類志愿服務資源,參與垃圾分類。
目前,全市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已有成效,“三定一督”試點工作將持續推進。市城管局垃圾分類管理處處長施麒華告訴記者,下一步,全市將新增100個垃圾分類“三定一督”試點小區。市城管局將健全責任機制、指導機制、協商機制、宣傳培訓機制、分類回收機制、生活垃圾分類達標小區管理機制,新增200個省級垃圾分類達標小區。
記者蔣嬌嬌
[責任編輯: 黃夢倩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