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弧度
□蔡贊生
總在深夜擰緊自己的鼻梁
成為一盞燈彎曲的支點
批改的紅痕是未結痂的日出
每個黎明都從指縫間漏走
化成作業本上一行行的批注
當風吹滅最后的燈苗
余溫里浮起無數新的燈芯
他們走向更深的夜脊。如一把弓
背漸漸彎成生命的弧度
紫薇花下的字符
映錚
十八顆星辰沉入陶罐底
你教我拼寫時,正逢秋日釀酒季
窗外有知了聲拾撿稻穗
你用粉筆渲染金黃的大地
點醒我懵懂的影子。
當朝露擦拭暗處的棱角時
你在教我辨認晨光
黑板預留的縫隙,捆扎著要預習的詞根
我在紫薇花間臨摹你教的字符
每個弧度都蘸了濃烈的紫色。
從此,我看懂了春風的平仄
我有了反哺的句子
流星的光,也有枝可依。
把所有的贊詞,獻給
站立在三尺講臺上的辛勤園丁
他們是親歷者、塑造者、引路者
他們懷揣著“愛生如子”的教育情懷
“上好每一節課,關愛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準則
在黑板上一筆一畫點燃知識之光
他們用熱血,汗水和信念
把自己的一生寫成一地無華的粉末
把自己的一生修筑成一條起飛的跑道
在校園起航的,不僅僅是我們的孩子
還有一幅描繪祖國昌盛的藍圖
◎粉筆
□魯俠客
它總是花開兩枝
一枝在黑板上綻放
一枝匍匐于大地
體形越來越瘦
身材越來越短
它們的墓志銘
是黑板上那個大寫的“人”字
◎九月記憶
□吳華
穿過秋風長長的走廊
回到從前的一座小學校。
舊了的課桌吱吱呀呀
像在唱歌
黑板上只留下擦過的痕跡
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講臺上
我的手里握著屬于我的年少時光。
教室的窗戶總開著
一雙好奇的眼睛從窗口望出去。
有時是一片希望的田野
有時是喜歡的語文老師
一節匆匆的課堂上
留下的想象
與空白。
◎鄉村女教師
□楊智源
帶著七歲的我們
第一次走了很遠的路
在異鄉的星空下
你領著我們蝴蝶般起舞
我說那晚的月光有稻花的香味
你微笑地夸我:你會成為詩人。
這句話像盞額燈
五十多年來
荊冠一樣壓在我頭頂
照亮我孤獨前行
并不斷提醒我:
可以穿最樸素的衣服
吃最清淡的飯菜
但一定要寫出帶稻香的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