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通訊員季菁蘊)自2022年被列為江蘇省青年發展型城市(縣域)建設試點以來,啟東以“建機制、育平臺、優服務、塑品牌”為路徑,系統推出“啟才回啟·青春留啟”計劃,推動青年工作從活動導向走向體系運營,實現從“短期活動”到“長期陪伴”、從“情感召喚”到“機制留人”的轉變。
項目啟動之初,即以機制建設為核心突破口。啟東團市委依托前期積累的學子數據庫和高校聯絡基礎,推動成立啟東籍大學生駐外團工委,并逐步在南京、上海、杭州、湖北等高校集中地區設立聯絡站,形成“一地一站、分級管理”的動態組織體系。為解決學生畢業帶來的成員流動問題,創新采用“寒暑假滾動招新+區域召集人”制度,實現組織自我更新和持續運轉,真正構建起“離鄉不離組織、在外仍有歸屬”的學子大家庭。
在機制逐步健全的基礎上,“青春留啟”計劃不斷拓展服務鏈條、深化內容供給。從高考錄取后即開展“高校第一課”和志愿結對,到寒暑假期間組織大學生參與政務實習、企業實訓、鄉村振興等各類崗位實踐;從政策推介、就業指導到情感認同、文化浸潤,團市委通過全周期、多層次的服務設計,幫助學子提升社會適應力、職業規劃力和家鄉認同感。尤其是通過“返鄉青年座談會”“東疆青雁看啟東”等品牌活動,引導大學生從“參觀者”轉變為“建設者”,從“受益者”進階為“代言人”,在真實場景中感知家鄉發展、貢獻青年智慧。
歷經數年探索與優化,“青春留啟”已逐步成長為一項具有啟東特色、青年認同、可持續運營的人才工作品牌。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建成駐外團組織4個、高校聯絡站近20個,常態化聯系和服務學子超2000人,近年啟東籍應屆生回流率顯著提升。更深遠的是,該項目不僅為地方發展注入了青春動能,也塑造了城市對青年更友好、青年在城市更有為的良性生態,形成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縣域青年發展型城市建設實踐樣本。
“從前覺得家鄉是回不去的遠方,如今卻發現是能干事的舞臺。”啟東籍駐外大學生團工委書記黃凱玲說,“青春留啟”計劃以其扎實的機制設計、溫暖的服務陪伴和顯著的成長成效,真正實現了青年與家鄉的“雙向奔赴”。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