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如發絲、輕若鴻毛,強度卻是鋼絲的15倍,同時具備耐切割、耐腐蝕、抗沖擊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國防科技工業、航空航天等領域,這種集眾多卓越特性于一身的新材料,正是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產的“超強纖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作為世界三大高科技纖維之一,是國家戰略性新興材料,我們從一開始就錨定‘多領域覆蓋、全需求滿足’的方向。”九州星際科技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任大賢介紹,作為市場占有率達60%左右的行業標桿,九州星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品早在2021年11月便被工信部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歷經10余年技術打磨,產品規格從最初的400D單一規格,拓展至10D、50D、200D等數百個規格,還開發出超高強、防彈專用等差異化系列,“高、中、低端需求都能精準匹配,這是我們應對市場變化的底氣之一”。
今年以來,企業布局如東沿海工業區的兩大工廠已產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約2萬噸,其中,新擴的2萬噸項目在洋口港經濟開發區落地見效,32條生產線順利投產、16棟廠房建成投用,成功釋放1.2萬噸核心產能,為市場供應注入強勁動力。
智能化升級是九州星際洋口港工廠的“硬核亮點”。今年,企業投入超1億元打造自動化檢測系統,通過連廊構建“輕軌式”輸送網絡。任大賢介紹,系統建成后,產品從車間生產到成品裝車,從輸送、檢測、分揀到套袋、裝箱、出入庫,所有環節都無須人工介入,“這不僅能提升效率與精準度,更能推動生產模式向‘智能制造’深度轉型,讓我們在行業競爭中多了張‘王牌’”。
技術研發為企業發展注入持久動力。“今年我們有兩個關鍵突破。”任大賢告訴記者,一是針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抗蠕變”的薄弱點,成功實現抗蠕變產品量產并投放市場;二是國內首創的無溶劑短流程產品也順利量產,目前正計劃擴大生產規模。
九州星際計劃明年年底前,將洋口港廠區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產能提升至2萬噸,并配套建設7棟廠房。同時,憑借中強產品綠色環保和低成本的優勢,公司初步規劃實現4萬噸產能,并展望未來拓展至8萬噸規模,全力搶占民用領域市場,全面激發“纖維智造”的潛力。
通訊員 曹建明 王洪 記者 徐書影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