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部南通本土青年女作家張哲男的長篇科幻系列作品《孢星》,第三至五部即將由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出版。據了解,她自2017年起創作長篇科幻小說《孢星》系列,作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一次秘密行動為開端,帶領讀者揭開異域星際的神秘面紗。
出版界認為,《孢星》系列場面宏大、視野開闊、構思精巧,充滿科幻的想象力和邏輯自洽,而她也在這本書中構建了自己的科幻宇宙框架,被認為是國內首部“元宇宙”概念的科幻作品。目前,該系列已出版兩部,深受科幻讀者關注。
從小耳濡目染 “文學種子”新芽初露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鼻宄?,在家沉浸于創作的張哲男被從馬路對面陸洪閘小學里傳來的瑯瑯讀書聲打斷了思緒,然而她卻不惱,而是享受此時此刻生活賦予她的寧靜與詩意。
時光倒流至20多年前,正值童年的張哲男在父親的影響下,每日以書相伴。她回憶道:“父親是政治老師,也熱衷于文學,家里堆滿了各類書籍,耳濡目染下,我也漸漸喜歡上了文學。”日積月累地閱讀滋養了她的文字功底,學生時代,她的作文常被老師選為范文在班上朗讀。而這份認可也激發了她對創作的熱情和興趣。
到了高中,張哲男開始利用空閑時間寫小說,將身邊趣事與天馬行空的想象編織成故事,與同學們分享。大家讀得津津有味,不時催促她“更新”。興致襲來,她便繼續伏案書寫,同學爭相傳閱,直到本子翻得脫了線,才回到她的手中。
這種“自娛自樂”式的創作一直延續到大學。2006年,她進入北京電影學院,攻讀三維動畫設計專業。盡管與通常理解的文學相距甚遠,但她心中那股創作的沖動卻從未止息。“大學是一片新天地,校園內外形形色色的人與事都成了我創作的靈感來源?!奔幢惝厴I后步入職場,創作依然是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放飛思緒,隨手記錄所見所感,成為她舒緩壓力、放松心情的重要方式。她說:“那時寫作主要是寫給自己,從沒想過發表或出版,總覺得出版是一件很遙遠的事?!?/p>
以夢為翼
用“孢星”解構無垠宇宙
真正下定決心寫一本書,是在工作數年之后。
2015年左右的一個夜晚,在從廣告拍攝現場回家的路上,狂風驟雨忽至。張哲男拘謹地坐在汽車后座,無法真正松懈下來。望著窗外被暴雨模糊的道路,一股強烈的創作暖流忽然涌上心頭?!澳且豢烫貏e想寫,想把從小的愛好堅持下去。寫一部長篇,寫有畫面感且有商業價值的小說,和更多人分享我的世界。”
第一個闖入她腦海的主題,是“宇宙”。她說:“小學時老師講‘宇宙是無垠的’,我就一直很好奇,‘無垠’到底是什么意思?宇宙之外還有什么呢?能不能用我自己構建的世界去解構現實中那些尚未破解的宇宙謎題?”念頭一旦萌生,她便開始有意識地搜集各類科幻題材的作品,從學術論著到漫畫、影視、游戲,不斷拓寬認知邊界,為自己的故事尋找切入點。
2017年10月,電影《銀翼殺手2049》為她打開了另一扇想象之門。“我一下子就被它那賽博朋克的科幻設定震撼住了?!庇捌袠嫿ǖ膽乙晌磥硎澜?,讓她聯想到大衛·米切爾的《九號夢》與《云圖》,也進一步激發了她創造一個獨屬自己的宇宙的沖動。
歷經3年潛心打磨、筆耕不輟,想象終于落地,她的個人處女作《孢星》正式出版。全書約43萬字,以二戰時期為背景,講述一支同盟軍秘密行動隊落入納粹科學家的陰謀,被強行帶至一顆異星囚禁與折磨的故事。在長達數年的壓抑中,隊員們頑強抵抗,最終擊敗敵人,并在得知“孢星”的宇宙結構與地球真相后,在外星友人的協助下決定返回地球完成未竟使命……
“與《銀翼殺手2049》一樣,張哲男的《孢星》也充滿著科學幻想的痕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南通市文藝評論家協會顧問梁天明評論道,“張哲男筆下的‘孢星’世界不僅僅是對未來科學的想象,同時也是對湮沒在歷史長河中的、不為人知的人類文明的一種合乎情理的、具有科學依據的大膽的想象。在她的小說里我們能看到的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物主的神奇力量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這就是張哲男科幻小說給人們帶來的無盡的藝術和美的享受?!?/p>
創作中求索
以十部曲回應童年初心
2024年,《孢星2:浪潮》出版問世。該作延續第一部的設定,講述了太陽系遭遇外星文明入侵,地球慘遭破壞,面對強大的敵人,地球軍隊奮勇抵抗,最終打敗了敵人,太陽系也再度恢復和平。
為了讓故事邏輯更嚴謹、場景更具畫面感,張哲男投入大量時間彌補自己在“空戰”領域的知識空白。“我原本對空戰一無所知,于是就買來各種相關書籍,觀看空戰教學視頻,甚至體驗模擬空戰類游戲,讓自己完全沉浸于這類信息中?!?/p>
不僅如此,小說中涉及的歷史、軍事與政治情節,她也堅持從現實邏輯出發,采用虛實結合的手法,增強讀者與角色間的情感聯結。她表示:“人物是傳遞信息的重要載體。在我的故事里,有的人物縹緲,有的人物串場,也有特別‘接地氣’的角色。這些接地氣的角色,正是通過文化、歷史等背景的鋪陳,才變得更立體、更真實。”
“宇宙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構建了宇宙?”懷揣這些根本疑問,張哲男在創作路上從未停步;她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嘗試給出自己的回答,并借此傳遞其價值觀。細品《孢星》,她給出的答案是——人性。她闡釋道:“人性中積極的一面,也就是符合生產力發展、促進人類團結的那部分,正是解決問題的答案。一切危機的終極解決方案,歸根結底是人性。這也是我最想傳遞給讀者的?!?/p>
據她透露,系列作品《孢星3:畸變》《孢星4:鼠王》《孢星5:獵巫》將于今年陸續推出。目前,她正持續構建這個迷人的“孢星”宇宙,計劃以總共10部作品的宏大篇幅回應童年時代那個對宇宙充滿好奇的自己。
記者楊鎮瀟 實習生張崔鶴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