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江經濟帶“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重點項目,秉持公益導向的南通長江體育公園建設提速,其核心“綠茵足球”片區于8月30日對外開放,為市民新增濱江運動休閑空間。與此同時,2025年南通市秋季業余足球聯賽也在這片“長江最美足球場”正式拉開帷幕。
這個夏天,“蘇超”的爆火,讓我們看到,當體育真正扎根人民,當文化真正融入生活,當發展真正回應需求,一只小小的足球,也能踢出一片大大的天地。線下觀賽人數屢創新高、線上收視率噌噌上漲、短視頻集錦刷屏霸榜……這么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蘇超”看,你不得不相信,群眾的眼睛就是尺!逢此盛景,“長江最美足球場”的正式啟用,“通超”的一聲哨響,也恰似為全市群眾體育發展踢出了一腳精彩“好球”。
決定一項體育運動精神高度的,不是賽場上的勝利者,而是萬千普通人。群眾體育的核心價值在于其賦予了普通民眾成為主角的機會。在“蘇超”賽場上,我們看到體育老師、村書記、快遞小哥等身份各異的草根業余球員為各自家鄉而戰,這一畫面充滿了力量。他們從日常的工作崗位走向綠茵場,將對家鄉的熱愛融入每一次奔跑和傳球之中,讓“你行你上”的口號照進了現實。這種現象并非個例,貴州的“村超”、浙江的“浙BA”亦是如此。普通民眾在運動場上盡情釋放活力,他們不再是體育賽事的旁觀者,而是真正的參與者。這種參與感讓民眾在自己的城市或鄉村找到了強烈的歸屬感。這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將民眾的心緊緊相連,為當地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情感基礎。
回看近幾年各地“火爆出圈”的賽事,不難發現,這種“無明星、非專業”的群眾體育形態,正獲得前所未有的關注。群眾體育最動人的魅力,源于它打破了競技體育的“精英濾鏡”,讓運動回歸群眾參與的樸素本質。在這里,沒有性別、年齡、職業等各種標簽,去身份化的平等和人人都能上場的開放,讓“草根高手”有了展現自身實力的舞臺。相比于職業競技賽場上“爭金奪銀”的緊張刺激,群眾體育更追求重在參與的熱情,將賽場大門為更多民間愛好者敞開。
一座城市的體育活力,離不開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群眾基礎。隨著全民健身的多元化發展,“線上與線下”相結合、“智力與體力”相結合、“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健身活動將會越來越多,隨時隨地,極具松弛感。除了綠茵場上的血脈僨張,晨霧里優雅翩躚的太極拳、黃昏下大步流星的健步走、夜晚舒展律動的廣場舞……群眾體育的生命力,更藏在接地氣的場景里。不過分追求標準化的場館和過于專業的裝備,而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讓運動擺脫儀式感的束縛,融入柴米油鹽的日常。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群眾體育發展的不竭動力。借著“蘇超”火爆之勢,升級基礎設施、豐富項目類別,引導市民從“嗨起來”轉向“動起來”,將更加有力地推動運動健身成為人人可參與、全社會覆蓋的生活日常。將廢棄廠房、橋下空間、濱水綠地等城市“金角銀邊”有序更新為公共活動場地,使其成為群眾運動休閑的好去處。大力推動“15分鐘健身圈”建設,通過打造口袋公園、休閑綠道、提升改造老舊小區等,有效地解決百姓“去哪兒運動”的難題,通過空間內容上的“加法”“乘法”,增加智能化、趣味性設備,擴大優質硬件供給,讓運動觸手可及,才能助力南通向著運動友好型城市不斷進階。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