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走進位于南通高新區江海智匯園的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模塊化機房內的服務器正在高效運轉。8月16日,該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標志著通州區人工智能產業進入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
當前,各種數字化技術的創新和應用,深刻改變著這個時代的產業和生活。數字技術以其獨特的優勢,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通州區將數字經濟作為轄區重點布局的產業,今年上半年,通州區優化完善了轄區8條重點產業鏈,將“人工智能”產業鏈列入轄區的重點產業鏈。
緊盯數字經濟賽道,國產算力筑基長三角
在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一臺臺國產AI服務器整齊排列,冷卻系統發出輕微嗡鳴聲。據了解,這里已部署116P國產智能算力,同時帶有1500T的存儲空間。
近年來,數字經濟已成為經濟綠色轉型的重要驅動力,作為支撐新質生產力蓬勃發展的數據生產力,它既是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也是通州區重點布局的核心產業。
華為作為全球領先的ICT(信息與通信)基礎設施和智能終端提供商,一直在嘗試尋找一個產業與人工智能結合得比較緊密,并且有實質突出效果的城市進行落地。“我們雙方一拍即合。”南通高新區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11月5日,通州區人民政府、南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及南通高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多方簽訂框架協議,明確將用五年時間,華為以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為依托,在通州構建起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產業、數實融合、數字治理、人才引育五大平臺,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將被建設成長三角地區特色鮮明的數字技術創新及產業孵化高地。
2024年11月,中心正式簽約落戶通州,總規劃建設400PFLOPS算力,目前已落地116PFLOPS算力。南通高新數字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坤介紹,公司采用包括華為昇騰910B算力服務器在內的全國產化軟硬件系統,通過人工智能賦能本地特色產業,將算力與產業深度融合,共同打造符合產業發展的大模型產品。張坤進一步說明:“我們已經在通州結合家紡行業發展特點,匯聚大量家紡行業數據,開發家紡產業大模型,該模型可為家紡企業圖稿設計、成品質檢提供高效的模型支撐。待后續模型正式上線后,將進一步提升家紡行業的設計生產智能化水平。”
數字賦能傳統產業,AI設計降本增效
數字賦能傳統產業,方能彰顯其價值。
在緊鄰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的一棟辦公樓內,江蘇紡知云科技有限公司CEO陳旭向記者展示了全新的“紡知云”AI平臺。當他將“小雛菊的家紡畫稿”的主題元素、色彩搭配及畫稿風格等文字描述輸入平臺后,僅30秒就快速生成了家紡花型方案。
“紡知云”AI平臺是江蘇紡知云科技有限公司基于大模型能力打造的家紡領域AI平臺,主要面向家紡設計、生產、銷售等環節的企業級客戶,提供設計渲染、營銷展示、生產對接等場景的AI數字化解決方案。該平臺依托華為910B算力平臺完成南通本地化部署與應用,為南通家紡產業數字化升級注入強勁動力。
“以前家紡企業在電商平臺推出新一款產品,需要經過設計、生產、拍攝等多個步驟,成本達兩三千元。現在通過AI生成IP畫稿、柔性化制造,實現‘先銷后產’以減少庫存,成本‘斷崖式’下降至僅200元,這一優勢在海外電商平臺上尤為明顯。”陳旭介紹。
除設計環節外,“紡知云”還研發出軟硬件結合的AI智能驗布一體機:布料經過機器時,可自動檢測瑕疵同時進行記錄,并形成數字化報告,供工人復檢。陳旭說:“人工驗布效率低,出錯率還高,但凡有些瑕疵檢測不出來,后續生產成本就會增加。AI智能驗布一體機24小時工作,效率和準確率都大大提高。”
科技企業以數字賦能傳統產業,助力企業降本提效;地方國企則為行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南通高新控股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趙軍透露,目前南通正重點打造家紡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深入挖掘家紡產業數據價值,全方位推動家紡產業數字化轉型。他解釋:“可信數據空間”就是一個受控的“數據安全屋”,通過部署嚴格的安全與隱私保護技術,保障行業數據安全流通。“我們的家紡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已入選江蘇省首批可信數字空間‘123+’項目庫,作為數據基礎設施優秀案例推薦至國家數據局。”
產創融合共同發展,破解企業轉型難題
產業發展已全面邁入人工智能與數字化經營的新時代。傳統產業若不主動轉型升級,未來恐將面臨被淘汰的風險。近年來,通州依托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強化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發展,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體系,先后蟬聯“全國綜合實力百強區”“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和“中國工業百強區”,在2024年綜合實力百強區中位列第35位。
“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雖以家紡產業為起點和切入點,但其核心目標是推動地區產業的全面智能化轉型與升級。”趙軍表示,大量的中小企業,絕大多數難以獨立承擔AI轉型的重任,尤其在基礎設施建設層面。“作為服務區域發展的重要力量,地方國企主動擔當,將建設重點從傳統的‘路橋’等物理基礎設施,轉向了至關重要的‘數據基礎設施’。目前,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是全市首個落地的純國產化算力中心。”
在人工智能產業布局方面,通州區早有規劃。轄區早年成功引進江蘇濠漢等人工智能企業,并依托深南電路、四方等區內頭部企業,夯實了AI硬件支撐。“現在我們又以南通數字經濟創新協同中心為關鍵樞紐,成立專業化的國科云招商團隊,專項負責人工智能產業戰略招商。”南通高新區科技新城管理辦公室主任昝強介紹。
從優勢家紡產業的智能化破局,到前瞻布局數據新基建、創新打造可信數據流通范式、構建軟硬一體的產業生態,通州正全力打造長三角數字經濟發展的“通州樣本”,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本報記者 任溢斌 黃艷鳴 本報通訊員 吳欣欣 張曙梅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