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移栽要注意株距和深度……”近日,在位于如皋市耀紅家庭農場的蔬菜大棚里,一場別開生面的田間教學正在火熱進行。農場主張耀紅手持青椒苗,一邊示范移栽技巧,一邊講解關鍵要點,學員們圍成一圈,有的認真記錄,有的上手實操,現場互動不斷。
作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耀紅家庭農場創新推出的“農時課堂”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農田為教室,以作物為教材,按照水稻、果蔬等作物的生長周期動態設置課程。這種“作物生長到哪,課程講到哪”的教學方式,實現了技術與農時的精準對接。
“以前種糧畝產收入不到千元,現在跟著張老師學種果蔬,畝產收益翻了好幾番!”長江鎮種植戶周建忠興奮地說。通過“農場+農戶”聯動機制,耀紅農場不僅提供全程技術指導,還搭建產銷對接平臺。
目前該模式已培育300余戶新型職業農民,年開展實訓5期以上,帶動周邊農戶年均增收超30%,走出了一條“田間課堂”促農致富的新路子。
不久前,中央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公布第二批全國縣級優質農民田間學校名單,如皋市耀紅家庭農場田間學校成功入選。至此,如皋已建成國家級田間學校2家、省級3家、南通市級10家、如皋市級8家。
自2017年啟動建設以來,如皋依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構建了多層次、廣覆蓋的田間學校體系,形成了涵蓋蔬菜、稻麥、花木、漁業、蠶桑、畜禽、農產品電商、農業物聯網等多領域的培訓網絡,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和技術保障。
走進城南街道夏莊社區的中國小微盆景集散中心,來自如皋盆景直播分享中心的主播們架起手機、開啟直播,熟練地向全國網友推介各類盆景精品。屏幕另一端,天南地北的觀眾通過直播間實時互動、競價下單,將一盆盆匠心之作收入囊中。
這份紅火的背后,離不開田間課堂的強力支撐。作為小微盆景產業的深耕者,花名堂農業科技公司創新打造的田間課堂,不僅傳授盆景蟠扎、養護等傳統技藝,更緊跟時代步伐,開設短視頻制作、直播帶貨、電商運營等數字營銷課程。
農戶們即學即用,讓新技術快速轉化為真金白銀。“以前不懂技術、愁銷路,現在跟著課堂學,手機成了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夏莊社區居民感慨道。
在“課堂+產業”的雙輪驅動下,夏莊社區的小微盆景產業實現質的飛躍——從零星種植到集群發展,如今已帶動60多戶農戶參與,種植規模近千畝,形成完整的產銷鏈條,走出了一條“課堂興產業、集群促發展”的特色鄉村振興之路。
田間學校不僅是技術培訓的場所,更是產業振興的引擎。如皋堅持特色化發展思路,促進田間學校從“點上開花”到“鏈上成景”。
各田間課堂立足自身優勢,打造差異化發展模式:耀紅家庭農場深耕果蔬種植,帶動農戶增收致富;花名堂農業科技公司專注小微盆景全產業鏈培育,形成產業集群效應;華日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主攻農機智能化應用,推動現代農業裝備普及推廣……
在這些特色鮮明的田間課堂上,農業新技術加速落地,新型職業農民快速成長,鄉村產業蓬勃發展,共同構成了如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生動圖景。
“我們將持續推進田間學校提質升級。”如皋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科技信息科科長嚴謹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與科研院所合作,引入智慧農業、品牌建設等課程,讓田間課堂真正成為鄉村振興的智力支撐和人才搖籃。
記者 陳嘉儀 通訊員 吳青青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