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如東,烈日炎炎,卻難掩人間溫情的涓涓流淌。
近日,家住大豫鎮的陳衛兵帶著腿腳不便的母親來到如東縣人民醫院檢查身體。因停車場距離門診樓有一段距離,正當陳衛兵為如何帶著母親前往門診樓而一籌莫展之際,停車場一旁的“共享輔具空間”吸引了他的目光。掃碼、選擇器具,幾分鐘之后,陳衛兵的母親就坐上了輪椅,“正發愁怎么帶老人家去門診樓檢查,剛好就看到這里有個租借輪椅的地方。”陳衛兵慶幸地說。
據了解,為滿足行動不便的居民臨時性輔具需求,2023年以來,如東縣殘聯先后在各鎮(區、街道)建設共享輔具空間。眼下,今年新建的5處共享輔具空間已全部投入使用。至此,如東已建成21處共享輔具空間,實現全縣所有鎮(區、街道)全覆蓋。
陳衛兵所使用的如東縣人民醫院“共享輔具空間”便是今年新設的一處輔具共享點,“24小時全天開放”“任何時間、隨借隨還”“2分鐘學會操作”……輔具共享點的玻璃門上,一連串的溫馨提示格外醒目。經過感應門進入小屋,里面整齊地擺放著輪椅、助行器、腋拐、手杖、坐廁椅等輔具,墻面上則有著詳細的租借和歸還操作指南,讓人一目了然。
陳衛兵告訴記者,他根據操作指示,打開微信“掃一掃”,掃描了輔具柱樁上的二維碼,之后按照小程序步驟提示,輸入手機號登錄,完成實名驗證、信用免押金等操作后,輔具當即彈出,整個過程耗時不到兩分鐘。“整個操作特別方便,跟借充電寶一樣簡單。”陳衛兵連連稱贊。
據悉,覆蓋全域的21處共享輔具空間均本著“共享”的原則,凡是有需要的居民均可免費借用,只需在規定時間內歸還即可。“輔具共享點24小時對外開放,服務對象不局限于殘疾人,有短期輔具使用需求的市民均可租借,一次借出至少可免費使用30天。”如東縣殘聯副理事長張可介紹,在規定期限內,到任意一個輔具共享點掃碼歸還,押金便可全額退還,到期歸還后可重復租借,沒有次數限制。
“我父親剛做了手術,需要一張護理床,聽說這里可以借,我就來看看。”在雙甸鎮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輔助器具租賃點,這里共陳列了輪椅、助行器、腋拐、手杖、四腳手杖等八種輔助器具,這也是今年剛完成改造提升的共享輔具點。
記者了解到,為了讓輔具共享點發揮出最大效能,在前期選址上,如東縣殘聯征集了各鎮(區、街道)的建議,首先考慮人流量大、交通便利且較為醒目的位置,確保有需求的群眾都能享受到這項便捷服務,并且以租代購,大大減輕了需求者的經濟負擔。“這種便民服務非常好,原本我們買一張護理床要一兩千塊錢,以后不用了放在家里既占地方又浪費。”雙甸鎮居民繆春蘭贊不絕口。
此外,為了讓群眾用得安心、放心,共享輔助空間內的輔具除了每月有專門人員進行兩次深度保潔外,每年還要接受兩次大巡查,由如東縣殘聯邀請專業技術人員對系統進行全面檢測、調試,確保設備運行狀態良好。“我們可以通過軟件對所有共享輔助空間進行后臺監控管理,確保第一時間掌握各站點輔具使用及系統運行情況。有故障的我們會第一時間協調專業人士進行維修,確保所有輔具可以安全、衛生地使用。”如東縣殘聯康復科工作人員陸海霞介紹。
近年來,如東縣殘聯高度重視殘疾人輔具適配工作,對殘疾人輔具基本配置給予費用減免,從2023年在城區試點首批6處共享輔具空間,到2024年陸續向鎮區擴面10處共享輔具點,到今年實現所有鎮(區、街道)全覆蓋,兩年多來已累計服務7573人次。“未來,我們還將緊扣特殊群體實際需求,不斷探索輔具適配服務模式,通過這些惠殘政策的實施,幫助殘疾人提高自理能力和參與社會活動的能力,讓他們能夠更好地融入社會。”如東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桑愛梅說。
本報記者 徐書影
本報通訊員 姚陳 吳莎莎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