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們,青皮茄子是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的特產,錦榮生態大米口感Q彈,還有干香可口的香沙芋和軟糯香甜的彩糯玉米……”8月13日晚上,江蘇南通啟東市合作鎮曹家鎮村的“村書記助農直播間”里,陳麗絲、陳麗、魏陳龍三位村支書在微信視頻號“啟東合禾三農產品”賬號“合伙”開啟直播帶貨。
自5月10日開啟首場直播后,合作鎮的村支書們接連掀起10輪沖擊“播”。從開始的羞羞答答到如今的從容應對,短短3個多月實操,這個村支書電商助農“直播天團”漸入佳境,實現線上銷售超10萬元,帶動線下銷售30多萬元。
“第一次直播面對鏡頭渾身不自在”
2023年,在合作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曹家鎮村成立了強村公司“南通合禾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錨定農文旅融合賽道,一頭扎進特色農產品推廣與銷售探索中。
一開始,只盯著線下鎮屬機關企事業單位團購,雖小有作為,但很快陷于“吃不飽”的境地。今年2月,陳麗絲求助在上海從事農產品網絡直播的同學,邀請直播達人公益助農,短短兩小時賣出800斤蘆筍。
看到了三農直播在鄉村產業中的巨大潛力,陳麗絲馬上向鎮領導表明也想試水網絡直播。考慮到一個村的土特產資源畢竟有限,合作鎮黨委書記陸琛杰提議放大強村公司規模,提出以曹家鎮村3萬元、其余村每村1萬元入股方式拓展“合禾旅游”規模,吸引五星、四樓、豎海、廟店、無畏、周云、二效鎮等7個村加盟。
沒想到第一次直播,陳麗絲怯場了,面對鏡頭,她卻像被定住了一樣,渾身不自在,話也說不利索,表情還特別僵硬。陳麗絲說:“以前在村里開會講話挺自在,可一開播,腦子里一片空白,結結巴巴不知道說了什么……”
如何適應當“主播”?如今在鏡頭前已十分老練的陳麗絲坦言要過三關:首先商品知識得“吃透”。合作鎮的主要農產品甜糯玉米、生態大米、陽光玫瑰葡萄、青皮茄子、沙地三寶等,從種植過程、品質特點到營養價值,必須門兒清;鏡頭表現力也得練,得放松、親切,像和老朋友聊天一樣,讓直播更有感染力;應變能力也不可或缺,直播間里各種問題都可能冒出來,像物流配送、產品售后這些,都得當場給出讓人滿意的答復,所以提前做好功課很關鍵。
5月10日,合作鎮8位村支書組團,在抖音賬號合禾農旅開啟了首場直播,村支書們化身“直播天團”,將各村王牌農產品小糖丸西瓜、美都西瓜、鮮采蘆筍、新鮮鴨蛋、玉菇甜瓜等搬上“云”端,短短1小時,售出200多單。
“老百姓的肯定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在啟東,合作鎮是傳統農業鄉鎮,依托得天獨厚的江海交匯資源與肥沃土壤,近年來持續深化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形成了以特色果蔬、優質稻米及“四青作物”為核心的農產品矩陣。“如何讓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帶動百姓增收,是我們一直探索的課題。”合作鎮副鎮長董賢能說。
隨著直播帶貨的嘗試,一些地產的蔬菜水果成了暢銷貨,村里的老齡村民收入也增加了。以前農產品銷售渠道有限,價格也上不去,種得好好的新鮮蔬菜,要么因為刮風下雨賣不掉,要么需要起大早走遠路去鎮上賣,現在通過直播,不僅蔬果銷量大增,價格也比以前高了不少。
7月12日,當陳麗絲、楊金衛等看貨途中路過五星村時,80多歲的農戶馮美珍上前問了一句:“我們家有不少番茄,我們也沒有力氣去賣,眼看要爛了,能不能幫幫我們?”楊金衛進屋一看竟然擺放著500多斤番茄,她二話沒說,馬上四處聯系,僅用2天時間就銷售一空。面對群眾的肯定,楊金衛告訴記者:“我們東奔西跑,盡管很辛苦,但老百姓的肯定是我們前進的動力。”
還有不少種植大戶因為蔬果滯銷而焦急萬分,2025年5月,蟠龍村有大戶種植的120畝包菜滯銷了,“村書記助農直播間”一直播,除了網上銷售一部分,還有看到抖音直播的商家直接跑到田頭采購,很快包菜銷售一空。
10場直播下來,“直播天團”積累了不少粉絲,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在外落戶的啟東人。陳麗絲說:有個網友留言說他是在外工作的啟東人,特別想念家鄉的味道,但是一直沒找到靠譜的渠道購買。我們就跟他多聊了幾句,還給他展示了農戶家小菜園的畫面,告訴他這些蔬菜都是農戶有機種植并且會現摘現發,沒想到,這一聊吸引了好多同樣在外的啟東人進入直播間,大家紛紛下單我們的蔬果,說要把家鄉的味道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那場直播的銷量比平時翻了好幾倍,看著不斷增加的訂單,一起參與直播的魏陳龍說:我們心里特別感動,也更堅定了做好直播帶貨的決心,因為這不僅是在賣貨,更是在傳遞家鄉的溫暖和思念。
“整合全鎮資源實現農業增產增收”
4月26日起,“合禾旅游”以“宣傳家鄉”為主題拍攝短視頻,聚焦村莊文化景點、特色農產品等內容,完成了60多條宣傳視頻制作。截至目前,相關視頻在“合禾農旅”抖音號播放量120萬、視頻號播放量80萬,總播放量超200萬。
合作鎮既不靠江又不靠海,以前外人提起合作鎮,只知道是個農業鄉鎮,但是不知道在哪里,現在好多粉絲看了直播,專門開車來合作鎮打卡經典紅色旅游線路,順帶買走一堆農產品。連帶著鎮上的小超市、農家菜館生意都好了,鄉親們都說是“村書記直播團”直播帶火的。
位于合作鎮的朱錦榮家庭農場主要種植稻麥,目前4000畝農田實現高產穩產。負責人朱泉宇說:我們農場在“合禾旅游”開創初期就開始了合作,直播帶貨后,我們大米銷量和品牌效應明顯上去了。以前淡季大概每月賣成品5千克/包(裝)大米500袋,現在能賣到2000袋左右,既提升了品牌形象,也擴展了銷路。
“村支書亮相屏幕,銷售的是特產,展現的是風采,激勵的是民心,帶動的是村莊振興。”一手扶持村支書助農直播的合作鎮黨委書記陸琛杰有感而發。
陸琛杰告訴記者:“村書記助農直播間”已有一定的影響力,我們的想法把它打造成為一個平臺,成為展示合作鎮農副產品的一個窗口,然后整合全鎮的農業企業、種植大戶等資源,進一步放大“合禾旅游”的品牌效應,實現全鎮農業增產增收。
目前,前期相關工作已經啟動,圍繞“蘆筍、秋葵、玉米”等優質農產品,“合禾農旅”已經與30多家種植大戶簽訂了訂單,“8個村都形成了新的特色產業目標方向,極大提振產銷大戶信心。”副鎮長董賢能說,“今年秋播,全鎮將以此為風向標,扶持更有市場潛力與活力的特色產業向縱深發展。”(本文部分配圖黃海攝,部分圖片合作鎮提供)
作者:黃海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