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記者 黃天玲 通訊員 錢麗君 倪超)近日,海門區一名社區矯正對象應某某因在緩刑考驗期間無證駕駛被公安機關查處,后法院依程序裁定,撤銷緩刑,收監執行原判刑罰。
這是自2024年10月海門開展“失駕”人員專項整治以來第5個被收監執行原判刑罰的矯正對象,而這一專項行動的啟動,源于海門區檢察院的一份檢察建議。
去年3月,海門區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門在社區矯正檢察中發現被吊銷駕照的被宣告緩刑人員王某存在無證駕駛行為。經深入調查,又發現5名同類違法人員。當年8月,檢察院與公安、司法三部門召開聯席會議,9月會簽《關于加強“失駕”人員無證駕駛常態化執法檢查和協作的意見》,建立數據共享、季度專項整治等機制。截至今年上半年,44名“失駕”人員被查處,其中5名矯正對象被收監執行原判刑罰。
近三年來,海門區檢察院累計發出36份社會治理檢察建議,5件獲評省級優秀,形成“辦案—建議—整改—回頭看”的閉環。在民生領域,該院從一起停車不當引發的交通肇事案切入,推動職能部門科學規劃道路停車位;針對戶籍遷移、農村自建房安全、醫保監管等方面發出7份建議,將辦案成果轉化為惠民實效。在犯罪預防方面,聚焦酒駕、侵害未成年人等高頻問題,向主管部門發出6份建議,強化特定領域和特定區域的犯罪預防。某企業員工職務侵占案辦結后,檢察院向該企業發出規范財務管理的建議,針對辦案中發現的問題,先后向相關企業發出檢察建議5件,推動企業堵住管理漏洞,提升規范經營水平。
每起案件都是社會治理的晴雨表。海門區將檢察建議作為參與社會治理的重要抓手,通過大數據篩查發現類案隱患,借助聯席會議凝聚共識,以“人防+技防”推動長效治理。從交通執法到企業運行,從公共安全到未成年人保護,檢察建議既治“已病”更防“未病”,實現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