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塘大約喂90斤吧,起飛……”這兩天,在海安市南莫鎮黃陳村,千畝蟹塘宛如一面面明鏡,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這里,是黃滿多大閘蟹養殖園的“領地”,也是“90后”青年孫國棟書寫創業傳奇的舞臺。
從繁華都市中互聯網公司的白領,到扎根鄉村、與蟹為伴的“新農人”,從無人機投喂飼料到細致的水質管理,從從容應對臺風到見證螃蟹脫殼的神奇瞬間,他用鏡頭真實地記錄下蟹農的點點滴滴,海安市南莫鎮新農人孫國棟用短視頻為大閘蟹養殖產業注入流量密碼。
大學畢業后,孫國棟順利進入一家互聯網“大廠”工作。在寫字樓間,他敏銳地察覺到農產品電商蘊含的巨大潛力。南莫鎮擁有優質的水產養殖資源,仿佛磁石一般吸引著他。于是,他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回到鄉村,一頭扎進了大閘蟹養殖的世界。
從2022年開始,孫國棟開始在“B站”上發一些螃蟹養殖的視頻。“一開始也沒想著去做成什么樣,從大公司離職后有很多想表達的東西,就結合大閘蟹養殖做了一些視頻。”孫國棟介紹說。
這些充滿生活氣息的內容迅速吸引了大量關注。很快,視頻點擊量突破200萬人次,目前賬號粉絲近5萬人。
目前,孫國棟憑借著曾經作為生鮮部門負責人的經歷,對承包的1500畝蟹塘進行了全面提檔升級。目前,農場有4臺無人機,飼料全部實現無人機投喂。水質、酸堿度、pH值、氨氮含量等養殖數據標準做到了可視化。
“做農業內容,必須專業。”孫國棟深知,在信息爆炸的時代,只有深入行業,才能產出高質量的視頻,贏得觀眾的認可。他鉆研養殖技術,逐漸對飼料配比等了如指掌。同時,他把這些相對專業的內容轉化為個人對大閘蟹養殖的理解,通過通俗的語言以視頻的形式傳遞。
為了讓視頻既有趣又有干貨,他還自學拍攝剪輯技術,漸漸地,受眾不僅被視頻內容深深吸引,更對他的大閘蟹產品充滿信任。就這樣,穩定的線上客戶群逐漸形成。
與此同時,孫國棟還積極推動生態園的標準化養殖,優化生產流程,“之前,我們的銷售只能通過線下批發的傳統渠道,現在在視頻私域流量影響下,很多客戶自動找上門尋求合作,線上營銷已經占據總營銷額的一半。”孫國棟介紹。
創業的征程中,挑戰總是如影隨形。2024年9月,正值螃蟹脫殼的關鍵時期,臺風天氣和持續的高溫讓水體缺氧,蟹苗的生長受到嚴重阻礙。孫國棟心急如焚,他緊急增加增氧設備,調整飼料配比,額外投入近200萬元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災害。如今,他的1500畝蟹年產量達35萬斤,年產值3000萬元。2024年電商銷售額突破1500萬元,占總產值的一半。
孫國棟表示,互聯網對其產業的反饋主要體現在產和銷兩個方面,即在互聯網上記錄并總結出自己的生產經驗,同時,通過做自媒體,實現完全自產自銷。
如今,線下批發與線上直銷并行的模式,讓他的大閘蟹已成功走向千家萬戶。“農業需要年輕人,也需要新思維。”孫國棟堅定地說,“畢竟我還年輕,總要做點不一樣的。”面對未來,他心懷壯志,希望能帶動更多農戶擁抱互聯網,讓大閘蟹養殖成為南莫鎮閃閃發光的“金名片”。
記者 王穎
通訊員 周存軍 蘇丹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