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張堅)為南通立傳,為時代存證。昨天,記者從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會獲悉,我市一項重大文化工程——10卷本《江海圖志》的編纂工作已于近日啟動。
《江海圖志》是以圖像為核心載體,以圖記史、以圖傳史、以圖證史、以圖構史,系統梳理江海文化的千年脈絡,打造一部兼具文獻價值、藝術價值和時代意義的傳世之作。
江海文化研究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編纂《江海圖志》,是響應國家文化戰略,活化歷史記憶的生動實踐。南通,作為江海交匯之地,擁有獨特的自然變遷史與人文發展軌跡,《江海圖志》將以圖文并茂的“圖像志”形式,搶救性保護南通的歷史記憶,讓南通的滄海桑田從故紙堆中“躍”入公眾視野。
南通的特色就是江海,南通文化最鮮明的標識就是江海。南通因江而生、因海而興,江海文化是其最鮮明的底色和核心競爭力,這也正是《江海圖志》的靈魂所在。從江海岸線的千年演變,到濠河畔的市井煙火,再到張謇“實業救國”的驚世壯舉,《江海圖志》將始終聚焦“江海”特色,深度挖掘南通的城市性格,全景式、立體化展現南通作為“江海門戶”的獨特魅力和歷史貢獻,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域文化標識。
《江海圖志》10卷本,每卷分上下兩冊。這10卷分別是:《海岸演變卷》《江岸演變卷》《運河水網卷》《鹽棉墾牧卷》《近代實業卷》《民俗風物卷》《紅色文化卷》《非遺傳承卷》《紫瑯五山卷》《古城濠河卷》。
《江海圖志》的編纂工作,得到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歷史學系博士生導師,中華圖像文化研究所所長韓叢耀教授的大力支持,獲得《中華文明圖像志》編委會多位專家的首肯,計劃將納入《中華文明圖像志》國家重大項目的一期工程。
《江海圖志》項目預計總周期為 4~5年,采取“總體規劃、分卷推進、成熟一卷出版一卷”的策略推進。首批啟動的是《海岸演變卷》和《江岸演變卷》兩卷的編纂工作。為共同完成好這項功在千秋的文化使命,江海文化研究會希望能得到社會各界的大力協助,在史料(圖像)征集等方面獲得廣泛支持。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