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位于如皋市的江蘇里高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爭分奪秒趕制訂單。噴膠、復合、套內套、拷邊……在一系列嫻熟操作下,一張張兼具時尚外觀與舒適體驗的床墊迅速下線,等待裝箱發往海外。
不久前,如皋海關發布最新數據,該市今年上半年外貿進出口總值達194.2億元,不僅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更以13.1%的同比增速展現強勁韌性。其中,出口表現尤為搶眼,146.6億元的規模,同比增長17.9%。
如皋外貿在復雜變局中走出上揚曲線,不僅得益于國家穩外貿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接續發力,也離不開當地在擁抱“一帶一路”、民營企業強勢生長、“制造”變“智造”三大方向上的持續突破。
擴大“朋友圈”,
縣城工廠鏈接全球市場
近日,南通偉越電器有限公司一批價值673萬元的電視機順利完成裝箱,啟運烏茲別克斯坦。
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如皋企業主動擁抱“一帶一路”,以市場多元化破解貿易風險,在新興市場開辟出一片新天地。南通偉越電器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作為中東地區知名家電品牌,其自主品牌KMC電視長期占據沙特市場份額前三名,去年出口額達3.7億元。
“外貿新訂單要‘守’更要‘跑’,我們針對出口國當地電壓、信號等特點專門研發了適配機型,以市場多元化應對國際貿易風險。”偉越電器公司關務負責人王永俠介紹,今年企業在深耕中東市場的基礎上,加大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的開發力度,力爭將中亞市場打造成繼中東市場之后的第二個增長點。
直徑兩米的巨型導輪組勻速轉動,將數百根單絲以精密控制的張力同步拉伸;與此同時,高速織繩機飛速轉動,將強化后的纖維編織成致密的繩體結構。這是發生在如皋市順源電力繩網帶織造有限公司的一幕生產場景。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專業生產電力牽引繩、網、帶等電力安全工器具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四個月前,順源電力自主研發生產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首批訂單成功出海,進軍國際市場。企業負責人介紹,面對國際能源基建熱潮,順源電力錨定“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憑借“強力絲牽引繩”“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繩”等拳頭產品,與多個國家地區建立了親密合作關系。
如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已成為如皋外貿“朋友圈”最大的合作伙伴,今年上半年進出口97億多元,占總量的一半以上,拉動當地進出口增速7.7個百分點。隨著我國不斷推進東亞合作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與東盟產業鏈合作,今年上半年,如皋對東盟進出口49.8億元,同比增長41.1%。
從這些數據不難發現,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的高速增長,已成為如皋外貿承壓向上的重要引擎。
民企成主力軍,
以韌性與活力破浪前行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如皋民營企業進出口112.6億元,同比增長17.7%,占同期進出口總值的58.0%,民營企業拉動外貿增長9.9個百分點,帶動作用大幅增強。
如皋民營企業何以強勁生長,成為外貿的主力軍?
這源于當地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進而帶動出口結構向優向新。今年以來,如皋實施制造業“筑峰強鏈”,進一步凸顯新型電力裝備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優勢,推動高端裝備和關鍵零部件向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圍繞氫能、合成生物、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領域布局未來產業。
受外部環境影響,企業出口面臨較大壓力,去年11月我國出臺《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在國家政策的保駕護航下,加強研發、增強韌性、拓展新市場成為許多如皋民營企業共同的選擇。
隨著全球“睡眠經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的國外消費者愿意為“睡個好覺”買單。江蘇里高智能家居有限公司緊跟市場趨勢,產品鏈從原先的基礎助眠枕頭、床墊,拓展到智能床、沙發等多個品類,成功實現了向智能家居的轉型升級。“海外市場需求激增,今年1至6月出口產品289批次、貨值3846.02萬元,同比增長28.64%。”企業負責人說。
同樣是專注外貿,在南通維爾斯機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每分鐘最大產能4200粒的高速糖果生產線正加快馬達,全速運轉。
“企業70%的產品都是出口,要不斷提高才能贏得市場青睞。”談及外貿之路上的“闖關”經歷,公司董事長史志勇有些感慨,“這些年企業不斷推動產品迭代升級,提高全球合作的能力,今年收到了東南亞、中東、歐美等國家和地區采購商拋來的合作橄欖枝。”
德源(中國)高科有限公司的進口表現同樣亮眼。作為棕櫚仁油等原料進口大戶,企業上半年進口量達6.6噸,貨值1.17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34.7%、138.78%。
這一增長背后,是企業與海關聯動優化通關流程的成果——通過“船邊直提”模式,棕櫚仁油從貨輪經碼頭管線直接進入企業儲罐,通關耗時從4小時壓縮至40分鐘,單批次降本2萬余元。
“含智量”十足,
政企同頻激活新動能
規模上去了,質量如何破局?如皋給出的答案是——創新。
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智慧服務升級,是如皋外貿實現“量質齊升”的關鍵。通過技術創新、流程優化、模式革新,如皋不斷提升產業鏈競爭力,為外貿增長開拓增量空間。
“我們自主研發的萊賽爾纖維,填補了國內綠色纖維技術空白,熱銷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賽得利(南通)纖維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手握14項專利技術,將“中國纖維”通過“一帶一路”推向全球,今年上半年企業出口額同比增長近4倍,隨著出口量攀升,原材料進口需求也同步增長,溶解級木漿進口量同比增長近兩成,形成“出口帶動進口”的良性循環。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如皋引導加工貿易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進行智能化、數字化改造,加工貿易增幅較大,進出口52.2億元,同比增長27.7%。
除了企業層面的“智造”轉型,“智慧海關”建設亦是“智造”賦能外貿的重要體現。針對大宗原料進口企業“等貨生產”的迫切需求,如皋海關創新實施分類保障機制,推進科技應用提升監管效能。
作為一家年需100萬噸紙漿(超90%依賴進口)的企業,亞太森博(江蘇)漿紙有限公司是直接受益者。今年上半年企業進口紙漿近30萬噸,貨值超11億元,進口紙漿也因此成為如皋市第二大進口商品。
“加大科技應用力度,讓‘智慧’成為企業減負增效的核心助力。”如皋海關查驗科科長丁偉說,如皋口岸進口貨物通關時長不斷壓縮,效率提升近30%,每年為企業節約物流和倉儲成本近百萬元。
外貿的蓬勃脈動背后,同樣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疏通。去年,國家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建立了“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如皋多家金融機構相繼加大力度支持民營企業“走出去”,今年上半年制造業貸款、科技貸款、普惠金融貸款增速居南通前列。
本報記者 陳嘉儀 本報通訊員 徐雅珺 倪豫芝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