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下午,通州區實驗小學的排練室里歌聲嘹亮,南通·通州“童聲里的中國”少兒藝術創研活動基地(以下簡稱“童聲基地”)合唱團的孩子們正在認真排練。13日至16日,“童聲里的中國”少兒合唱展演交流活動將在我市舉辦,屆時來自北京、上海、香港等地的7支少兒合唱團將參加。這場跨越南北的少兒合唱盛宴,將是“童聲里的中國”品牌深耕19載的生動呈現。
從2006年首屆“童聲里的中國”新童謠征集活動開始,到如今成為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及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輻射海外90余所華校的文化IP,“童聲里的中國”這個發軔于江海之濱的少兒藝術品牌,以童謠童聲為筆,以美育思政為墨,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畫卷上,寫下溫暖而厚重的篇章。
精品為核:從“一首歌謠”到“批量佳作”
“嘀嗒嘀嗒,小雨點敲窗紗,我說小雨點你別鬧,媽媽在給我講黨的話……”這首入選“童聲里的中國”推薦曲目的《嘀嗒嘀嗒》,至今仍在全國多所小學的課堂上傳唱。
“我們要讓孩子們唱自己的歌,唱時代的歌。”“童聲基地”副主任邱永康介紹,為提升創作質量,基地組建了由國內知名作曲家、兒童文學專家組成的評審團,每屆大賽都組織“改稿會”,邀請戚建波、李凱稠等音樂人逐首打磨作品。“2024年新創的《新時代好少年》《過了六一是七一》等歌曲,通過‘童聲微課堂’在新華社客戶端傳播,單條點擊量突破500萬,成為孩子們的‘傳唱熱曲’。”
“童聲基地”還聘請了國內知名文藝家、教育家擔任藝術顧問,建立“童聲”專家人才庫,通過組織學術沙龍、撰寫評論文章等形式,對“童聲里的中國”品牌發展進行前瞻性研究。19年來,“童聲里的中國”始終以精品創作為生命線,構建起覆蓋歌謠、戲劇、影視的多元創作體系,堅持讓向上向善的種子隨旋律扎根童心。
去年舉辦的第十一屆“童聲里的中國”少兒歌謠創作大賽創下了123385件作品的征集紀錄,較上一屆增長53%。這些作品中,既有《敬禮,五星紅旗》等歌頌家國的深情之作,也有《班主任》等描摹校園生活的細膩篇章,更有《向未來出發》等展現新時代少年風貌的新作。大賽評選出的260首獲獎童謠和10首優秀歌曲,連同往屆佳作一起,被編入《“童聲里的中國”十一屆優秀歌謠精選集》,免費發放至全國千所學校、圖書館和農家書屋。
陣地為基:從“一地實踐”到“全域輻射”
“中國的笑容里有我,我就是那甜蜜的酒窩。中國的春光里有我,我就是那盛開的花朵……”8日,在“童聲基地”,6歲的王元希專心致志地盯著電子大屏,當看到五星紅旗飄揚時,情不自禁舉起小手敬禮。他奶奶說,小朋友很喜歡基地,只要有空就帶他來逛逛。
2024年,“童聲基地”升級完成,數字化展陳中心的“數智駕駛艙”可以實時顯示全國300所合作學校的活動數據;“視頻互動墻”上,北京、廣州的孩子們通過云端共唱一首童謠。
“童聲基地”整合19年來的12萬首歌謠、300部舞臺作品素材,建成國內最全面的兒童文藝資源庫。“基地建立以來,始終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旋律,以‘展高雅藝術、孵文化精品、育德藝新苗’為工作目標,廣泛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引導少年兒童在藝術審美活動中陶冶情操,涵養品行,唱響全國。”“童聲基地”指導老師杜欣恬介紹,基地每年都要接待數十批來自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老師和孩子們。
近年來,“童聲基地”的輻射力越來越強,精心構建起覆蓋基地與學校、社會的立體化推廣體系。通過在全國發展一批“童聲里的中國”實驗學校,舉辦傳唱展評、優秀作品分享等活動,放大“童聲”音量。2023年,“童聲里的中國”進一步拓展傳播版圖,啟動海外推廣,成功吸引德國、匈牙利等數十個國家的90余所華校在線參與,中國童聲走向世界舞臺。8月6日,“童聲基地”接待了來自美國、巴西、阿聯酋等8個國家、9所華校的61名海外華校師生。
突破時空邊界,“童聲基地”還通過線上廣泛傳播。在南通新聞廣播開設的《童聲里的中國》節目,成功入駐全國5G智慧廣播節目庫,實現近千家電臺同步播出;“童聲金曲”線上評選活動吸引了來自30個省區市的6.1萬張投票。
育人為本:從“藝術活動”到“思政生態”
7月14日,兒童電影《向日葵中隊》在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200部參賽影片的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榮獲第二屆澳門國際兒童電影節“優秀影片獎”。
《向日葵中隊》是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指導扶持,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和通州區委宣傳部共同打造,“童聲基地”、省電影家協會聯合攝制,是一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影片。截至目前,該影片已在全國院線及中小學放映4100多場,觀影人次超千萬。
2024年春季開學,《向日葵中隊》以“開學第一課”的形式走進校園。“看到米蘭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幫助莫離成長的過程,我非常感動,在新學期,我也要像他們一樣盡自己的力量去關愛他人。”泰州市泰興市馬甸小學六(1)班學生卜信婷和同學們觀看后表示。揚州市寶應縣白田小學校長陸香說:“《向日葵中隊》非常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和天性,對于老師和學生,都是一堂十分有意義的‘開學第一課’,也引發了我對教育和成長的思考。”
“美育浸潤心靈,思政引領成長”是“童聲里的中國”品牌的核心追求。正如“童聲基地”副主任張鋒所言,該品牌跳出“單純藝術活動”的局限,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巧妙融入每首歌謠、每臺演出、每堂課之中。
“童聲基地”先后推出兒童劇《青銅葵花》《草房子》、兒童電影《三袋米》、廣播劇《永遠的追“鋒”少年》等優秀作品。在教育部門指導下,其將20首推薦曲目轉化為20堂思政課,如《敬禮,五星紅旗》對應“國旗教育”,《我們是春天》關聯“理想信念教育”,《童心唱給黨來聽》對應“愛黨教育”。
2024年,由中央文明辦等部門共同舉辦的“童聲里的中國”全國少年兒童合唱活動在南通進行集中展演。活動通過組織少年兒童傳唱歌頌黨、祖國、中華民族及家鄉的歌曲,引導他們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爭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童聲里的中國”讓兒童思政教育變得更生動、更易接受。南通放大效應,出臺《“童聲里的中國”品牌提升行動計劃(2023—2025)》,建立起市委宣傳部、市教育局等多部門聯動機制;在全省范圍內,“童聲基地”在省文明辦、文聯等單位的指導下,將相關活動與“新時代好少年”評選、文明校園創建等工作相結合,進一步擴大了品牌的影響力和教育效果。
記者 趙勇進 任溢斌 黃艷鳴 實習生 蔡赟杰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