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蘇州昆劇院創演的昆劇小戲《邯鄲記·生寤》。 記者徐培欽 實習生張婧文
本網訊 8日至9日,南通更俗劇院內人流如織、人聲鼎沸。備受矚目的2025年江蘇省文化藝術政府獎——文華獎評選暨惠民演出(小戲小品專場)在此連演兩場。來自全省各地的14個入圍文華獎終評的作品接連登臺,以短小精悍之姿、質樸寫實之韻,為觀眾獻上飽含時代新聲與地域風情的文化盛宴。
第一場演出在鹽城市淮劇團創演的淮劇小戲《趕腳》中拉開帷幕。該劇承載著深厚的淮劇文化底蘊,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講述了主人公成鳳英女扮男裝在救夫途中發生的一場誤會,通過人物之間的情感互動,傳遞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沭陽縣地方戲研究與發展中心的淮海戲小戲《罵雞》、無錫市錫劇院的錫劇小戲《梵王宮·掛畫》立足傳統、再現經典,帶領觀眾近距離感受地方戲曲的獨特魅力。連云港市淮海劇團帶來的淮海戲小戲《傻老帽》則觀照當下,以接地氣的情節和對話,揭示了老年人對陪伴和關愛的渴望。鎮江市藝術創作研究中心、鎮江市藝術劇院聯合創排的揚劇小戲《水火相容》以優美的曲調和樸實的語言,講述了合作經營生意、共建和諧美好新農村的故事。南京市話劇團帶來的小品《背影》通過極具情感張力和視覺沖擊力的藝術呈現,向火海中逆行沖鋒的英雄們致敬。
第二場,江蘇省常州市錫劇院創排的錫劇小戲《碗里碗外》等8個節目輪番亮相,讓通城市民盡享家門口的文化大餐。其中,江蘇省蘇州昆劇院的《邯鄲記·生寤》演繹湯翁經典,盡顯“百戲之祖”的韻味;昆山當代昆劇院創排的昆劇小戲《西廂記·長亭》則集結青春之力,唱響時代新聲。
戲雖“小”,卻個個都蘊含著“大”情懷。由南通市通州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南通藝術劇院創排的小品《陽光便利店》通過生動的表演和細膩的情感刻畫,講述了盲人店主與“打劫”青年意外相遇的故事,形象地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友善”二字,讓觀眾在歡笑與淚水中感受到人性的溫暖與美好。錫劇小戲《碗里碗外》用吳儂軟語講述農民工討薪故事,漣水縣文化藝術中心的淮劇小戲《我的親家管得寬》用輕喜劇方式展現了蘇北鄉下旗桿村的變遷。寶應縣淮劇團的作品《買你敲門聲》用淮劇獨特的悲情腔調,講述獨居老人“買敲門”的催淚故事;蘇州市錫劇團新創小戲《任性的李桂芳》則通過年夜飯上的激烈沖突,深刻闡釋了空巢老人的精神與情感需求;無錫市錫劇院的《明天我就嫁給你》反映當代年輕人的婚戀觀、價值觀,引發觀眾思考。
演出結束,全場爆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叫好聲。市民朱國華不禁感慨:“表演得很精彩!既接地氣,用富有地方特色的藝術形式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又以小見大,對社會熱點話題進行拆解、提煉、升華,有矛盾的提出,也有解決的辦法,體現了當下和諧美好的社會氛圍。”
記者楊鎮瀟 實習生袁素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