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部7月22日,一場企業商業秘密保護提升服務會在如東經濟開發區生命健康產業園舉行。市場監管部門和法院、檢察院從行政、司法角度分別進行專業指導,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商業秘密保護支持。兩家企業的負責人則結合實踐經驗,分享了如何通過技術手段和管理制度,筑牢商業秘密“防火墻”。
商業秘密作為企業的“隱形”資產,是企業獲得競爭優勢的內在動力。保護商業秘密,就是保護創新活力。自2023年9月入選第二批全國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以來,我市不斷完善“企業、行政、司法、社會”立體協同、“事前、事中、事后”一體貫通的全鏈條保護機制,助企鎖緊商業秘密“保險箱”。在近日召開的長三角商業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交流會上,南通市市場監管局作為江蘇省創新試點地區代表作交流發言。
統籌布局,探索事前防范路徑
前不久,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和通州灣檢察院為我市的杯壺品牌企業希諾送上一場“聯合會診”。近些年,希諾屢屢被“高仿”,為打官司維權耗費了大量時間精力。仔細“把脈”后,會診人員發現,雖然企業的專利申請數和商標注冊數較為可觀,但商業秘密保護體系還不夠健全,而這恰恰是導致被“高仿”的根本原因。
商業秘密作為企業保持競爭優勢的核心資產,涉及研發、生產、經營、員工管理、對外合作等多個方面。與公開的專利、商標等不同的是,商業秘密為了保持其秘密性,不會對外公開。市市場監管局執法稽查處處長陸天華舉例,可口可樂的配方就屬于商業秘密,絕不會通過申請專利等方式來確權。
市場監管部門在前期抽樣調查中發現,企業無論大小幾乎都有商業秘密,但并不是每家企業都能將“保險箱”牢牢鎖緊。委托加工、接待訪客、員工離職……疏漏和泄密往往就發生在一個個看似平常的環節。“商業秘密被侵犯,如果企業不能自證已采取防范保護的措施,就無法被界定為商業秘密范疇,勢必會遭遇維權難?!标懱烊A說,加強事前防范,從源頭堵住泄密風險,也是為維權打基礎。企業是商業秘密保護的責任主體,如何讓企業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市場監管部門將商業秘密保護服務與“旗艦領航”、打假維權等工作有機融合,與公檢法、律所深度協同,由法律專家、行業骨干組成聯合團隊,深入了解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實際需求,對可能發生的泄密風險及時預警提醒,輔導企業做好預防措施。
典型引領,以點帶面。聚焦家紡、智能制造等地方優勢產業,我市在相關園區、商會和重點企業加快布局“示范企業—維權聯系點—示范基地”三級示范載體建設,已建成商業秘密保護示范企業773家、維權聯系點14個、示范基地5個。在行業龍頭帶動下,中小企業紛紛跟進建立自我保護體系。
需求導向,優化事中指導服務
隨著普法宣傳不斷走深走實,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商業秘密保護,但對具體如何開展工作,往往還停留在一個模糊的概念。
市市場監管局搭建的南通市商業秘密保護綜合服務信息化平臺,為企業提供了一份“自助查漏”的“通用模板”。平臺開通的精準風險評估模塊,設置了組織管理、資產管理、人員管理、信息管理、區域管理、商務活動管理、泄密預防與處理等7個方面90項自檢評價指標。通過問答形式,企業就能進行線上合規體檢,迅速而精準地找到自身薄弱項。截至目前,平臺已累計為400余家企業出具個性化報告500余份。
南通某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檢發現,企業的商業秘密保護體系建設較為宏觀。但如何優化保護措施、提高保護效能?企業摸不著頭腦。對此,市市場監管局團隊上門“一對一”指導?!爱a品做深加工的過程中產生的商業秘密需要如何保護?”“員工在職期間,密點是否進行了梳理?”“一些實驗數據也屬于商業秘密,是否進行過保護?”……結合企業自檢結果,市場監管人員現場提出多個細分操作內容,為企業開展工作指明路徑。
當前,不少企業在商業秘密管理、制度運行、保密監督、泄密處置等方面缺乏統一指引。以企業能夠“看得懂,有對照,能做到”為出發點,市場監管部門編制了生物醫藥、紡織印染、智能制造、家具等重點產業商業秘密保護指南,制訂企業保密協議、競業限制協議示范文本,幫助企業完善管理制度。今年,啟動商業秘密保護通用型地方標準編制工作,為企業加強秘密管理、開展民事追償提供規范化、標準化操作指引。
不同企業,對商業秘密保護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圍繞企業需求,市場監管部門展開“分級分類”指導:對初創型企業,突出制度建立、標準導入的操作培訓;對專精特新、“獨角獸”企業,突出自身合規、技術防范的實戰支持;對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等,突出核心技術布局以及跨地區、跨境糾紛的應對指導。
強化協同,打通事后救濟渠道
南通某核酸技術研究院的在職人員陳某,與昆山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暗中勾結,擅自將該研究院的技術信息非法披露并加以利用,從中非法獲利,給研究院帶來重大損失。司法機關對陳某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將未達刑事立案標準的其他違法行為線索移交市場監管部門。如東縣市場監管局以昆山某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行為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其作出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今年3月,該案入選全省商業秘密保護工作典型案例。
調查顯示,超過60%的企業反映商業秘密維權證據獲取困難、維權周期較長、維權成本過高。針對這些問題,我市大力推進行政、刑事、司法銜接互動,全面提升事后維權效能。在商業秘密綜合服務平臺建設維權互動模塊,向企業提供商業秘密侵權刑事案件預約受案須知及行政、刑事報案電話等,同時快速介入收集證據,高效阻斷侵權損害進一步擴大。針對疑難復雜案件和重點案件,各部門實時通報線索,及時組織會商。今年上半年,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多次聯動,就海安某公司商業秘密侵權案件會商,并“面對面”為企業解答疑惑。
高效查辦,嚴厲打擊商業秘密侵權行為。全市市場監管系統組織開展“企業高質量發展 群眾高品質生活”守護行動,深入推進商業秘密“保險箱”計劃,聚焦兩類8項違法行為,開展商業秘密“清源”行動,一年多來,已立案調查商業秘密侵權案件9件。
執法人員的專業化水平,關乎商業秘密案件的查辦效率。7月23日至24日舉辦的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執法能力提升“專精特”培訓班,100余名執法人員結合真實商業秘密案例,學習探討線索核查、證據固定等執法實踐。目前,各縣(市、區)市場監管局均配備商業秘密保護服務專員,并與企業建立聯絡機制,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指導服務。
記者 王瑋麗 沈雪梅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