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茵場上,一隊身著淺藍色球衣的小女孩奮力奔跑,汗水砸在滾燙的地面瞬間蒸騰,皮球的撞擊聲清脆有力……這是昨天海門區四甲小學暑期訓練場上的一幕。就在不久前,該校U11女足剛剛在江蘇省青少年足球精英聯賽中捧回銀杯。
訓練場一角,隊長姜欣雨的短發被汗水浸透,緊貼額頭,在此次江蘇省青少年足球精英聯賽中,她進了4球。當天,姜欣雨和隊友展開“運球折返跑”訓練,皮球在隊員腳下快速傳遞,流暢自如。體育老師兼教練張勇在場邊目光如炬,緊盯每個隊員的動作細節。
創建于1864年的四甲小學是海門第一所少年軍校。如今,學校擁有U7~U8、U9~U10、U11~U12三個梯隊、共41名“鏗鏘小玫瑰”。
這份耀眼的綠茵榮光并非一日之功。2002年,學校正式組建足球隊;2009年起,校隊便持續雄踞南通市級、海門區級各類比賽的領先位置;2016年,該校一舉摘得江蘇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體育大課間評比一等獎桂冠。
一所鄉鎮小學的足球為何能如此紅火?故事要回溯到2001年,那年,張勇大學畢業來到四甲小學教體育,彼時校園里還沒有足球隊。2002年,中國男足首次亮相世界杯的熱潮點燃了這里的足球火種,四甲小學第一支男子足球隊應運而生。此后,足球夢想在這片土壤上蓬勃生長。學校不僅建立了女子足球隊,更在2015年獲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談及球隊屢創佳績的秘訣,張勇坦言,高強度訓練是基石:每周四練是常態,賽前則增至五練;縱使大雨傾盆,室內體能訓練也雷打不動。
而球隊建設之路更是挑戰與堅持并存。在選材上,張勇會從一年級新生中挑選體能和協調性突出的苗子。“選材范圍有限是個現實困難。”張勇指著空置的東側球場坦言,“男子足球隊曾是勁旅,但隨著老教練退休和生源減少,前年遺憾解散。”這一困境折射了鄉鎮學校體教融合的普遍難題,也反襯出女足現有成績的來之不易。當被問及最珍視隊員們的何種品質時,張勇毫不猶豫地說:“是韌勁!無論對手多強,小隊員們每一場都拼盡全力,永不言棄。”
在四甲小學,足球運動與學業成績形成了良性互動。張勇觀察到,41名女足隊員普遍學業優良、性格開朗、體質健康:“訓練雖緊,但隊員們特別善于利用碎片時間學習,成績大多排在班級前列。”隊員梁倩茹也分享道:“踢球后身體更棒了,也更愛笑了。我的夢想是成為一名職業球員!”
足球,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這所百年軍校培養學生意志品質、促進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載體。 記者 黃天玲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