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1.4%
在近日舉行的跨國公司對話南通·汽車零部件專場暨中德汽車人協會年會上,來自蘇錫通園區的凱眾汽車零部件、柏德汽車內飾、史達利硅膠三家企業精彩亮相,向全球產業鏈展示園區的創新實力。這場國際對話,正是蘇錫通園區以跨江融合為路徑、加速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生動寫照。
作為中國、新加坡、奧地利三國合作,蘇州、無錫、南通三地共建的園區,蘇錫通園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深層次對接上海、融入蘇南。數據顯示,園區去年新招引項目中90%來自滬蘇地區,目前累計引進上海、蘇南企業近200家,占項目總數七成;同時吸引130余家外資企業落戶,實際利用外資近20億美元。園區內5家重點企業已在蘇南、上海設立研發或制造基地,形成產業協同“雙向奔赴”格局。
深度融合的發展模式持續釋放強勁動能。今年1—6月,蘇錫通園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31.4%,增速位列全市前列,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持續增強。以思格新能源項目為例,企業在園區布局智慧光儲充系統量產基地,從注冊到試生產僅用時兩個多月,首條生產線現已滿負荷運行,預計正式投產后可年產逆變器及儲能PACK超30萬臺。
亮眼數據背后,是園區構建的智能裝備、電子信息及生命健康“兩主一新”現代產業體系:一方面,園區精準繪制產業鏈招商圖譜,深度對接主導產業頭部供應鏈;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海洋環境保護、雷達監測等新興領域,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
值得一提的是,園區還依托蘇州自貿片區聯動創新區,復制推廣制度創新成果,探索“總部在滬蘇、智造在園區”的離岸孵化體系。同時加速推進“智改數轉網聯”,推動主導產業向千億級集群邁進。
“我們將充分發揮‘三國合作、三地共建’的獨特優勢,努力建設具有影響力的產業協同集聚區。”園區負責人信心滿滿地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重點對接上海、蘇南優質項目,依托長三角國創中心強化創新策源功能,借鑒蘇州工業園區經驗優化體制機制,全力打造跨江融合示范樣板,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動能。
記者吳霄云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