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100噸已順利運抵舟山
7月13日,“海德利”輪緩緩駛離中鐵四局通州灣智能制造基地碼頭,船上載有甬舟鐵路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金塘島側首段1100噸鋼箱梁。本次發運的鋼箱梁經黃海、東海航行180海里,歷時18小時抵達舟山橋址。
西堠門公鐵兩用大橋全長3118米,采用主跨1488米的斜拉懸索協作結構體系,是世界最大跨度的公鐵兩用大橋、世界最大跨度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梁,以及世界最寬跨海大橋。全橋縱向劃分為109個節段,標準節段梁長28米、重約1320噸,總用鋼量達11.57萬噸。其中,中鐵四局承擔金塘島側5.74萬噸鋼梁的制造運輸任務。
此次發運的首段鋼箱梁長21.38米、寬68米、高5米,重量相當于12架波音737客機總和。該梁段采用“公路—鐵路—公路”三箱分離式流線型設計,制造工藝復雜、精度要求嚴苛。基地組建技術團隊,通過開展鋼梁整節段試制,驗證弧形板單元折彎工藝、68米鋼箱梁整體拼裝工藝等關鍵技術,歷時2個月完成從零部件切割下料到最終驗收。同時在3200噸壓彎機、免示教智能焊接機器人等先進設備加持下,實現智能焊接自動化率78%,確保了總長113.4萬米焊縫的質量精度。
據悉,中鐵四局通州灣智能制造基地于去年11月投產,首單即承接西堠門大橋鋼梁制造任務。該基地占地33萬平方米,年產能20萬噸,自動化生產率超96%,是長三角地區重要的橋梁鋼結構、海工裝備制造基地。得益于通州灣獨特的通江達海優勢,基地配套的1萬噸級內挖式港池碼頭為大型構件運輸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來,通州灣示范區重點發展海洋高端裝備產業,已集聚24個海工裝備、新能源裝備等臨港制造項目,包括8家上市企業和2家央企,總投資超400億元,全部達產后年產值預計達500億元。
記者吳霄云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