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5月23日園區舉辦了‘智+無限 創鏈未來’人工智能產業協同創新圓桌會議后,6月20日2025南通高新區‘AI+’人工智能創新創業大賽杭州分站賽也圓滿落幕。覆蓋人工智能核心算法、智能機器人研發、高端裝備制造、物聯網技術應用等前沿領域的16個項目在杭州進行了激烈角逐。”昨日,南通高新區科技新城管理辦公室主任昝強接受采訪時介紹。
今年以來,南通高新區緊扣“高”“新”定位,聚力科創項目招引培育,從筑牢平臺鏈、壯大產業鏈、優化服務鏈三方面協同發力,實現一季度科創項目數同比大幅增長70%,落地高成長性項目8個,為園區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強基筑臺
打造創新資源“強磁場”
科技創新平臺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載體,是促進產業升級和轉型的重要支撐,也是吸引資源的“強磁場”。
近年來,南通高新區先后建成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載體,加快打通“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的轉化通道。去年7月2日成立的上海交大南通先進技術研究院就是典型代表。成立不足一年,該院就已成功孵化13個科創項目落地,并促成12項深度的校企聯合技術攻關項目。
“天邁士金屬科技”就是研究院為高新區引進的代表性企業,現已進入試生產階段。上海交大南通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單愛黨表示,研究院不僅致力于引進科創企業,更核心的作用在于搭建高效的產學研橋梁,精準對接本地企業升級需求,打通技術堵點?!斑@一平臺極大便利了本地企業對接頂尖高校資源。過去企業尋求專家合作常需往返上海,如今依托研究院舉辦的技術沙龍和專家問診活動,在園區內即可實現與上海交大頂尖專家的深度對接。”據了解,目前研究院已與江蘇大族、創斯達、四方科技等多家重點企業簽署產學研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
南通高新區構建的創新平臺體系還遠不止于此。園區先后與華為共建了“一基地五平臺”,依托華為智算實驗室,助力家紡、船舶、建筑等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首批孵化企業——“紡知云”建成全國首個家紡行業大模型。 與PNP合作共建了上海創新港“飛地”,1—5月在深圳、西安、雄安等科創飛地舉辦6個專場對接會,新簽約科創項目25個。
聚鏈成勢
構筑優勢產業“生態圈”
企業作為市場經營主體,是構成產業集群發展的核心基石。南通高新區近年來持續深耕產業鏈建設,著力延伸產業鏈條、強化薄弱環節、填補關鍵缺口,精心培育產業森林,加速推動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目前,園區已成功構建起以汽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裝備制造為支柱的“一主一新一智”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半導體產業領域,南通高新區集聚了一批行業龍頭,去年成功引進制局半導體先進封裝(CHIPLETS)模組制造項目。“該項目精準彌補了園區半導體產業鏈在高階封裝測試環節的短板,有效突破了芯片設計、模組制造及應用場景的發展瓶頸。”南通高新區招商服務中心副主任季清華介紹。目前,該項目已被確立為通州半導體產業鏈的鏈主企業,并于今年2月9日正式開工建設,預計年內投產運營。
今年3月,中科洺光精確制導光電成像組件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南通高新區,為園區的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鏈補上關鍵一環。南通高新區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涵蓋智能電網、通用機械、儲能裝備、高端精密不銹鋼等多個領域。近年來,園區充分發揮百納數碼、國軒新能源等上市企業的主力軍作用,持續推進高端裝備制造企業向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方向轉型升級。
在人工智能產業布局方面,南通高新區更是以前瞻眼光搶抓發展機遇,依托安費諾連接器、深南電路AI芯片等重點項目,突出應用導向,加速構建具有區域特色的人工智能軟硬件產業鏈。
厚植沃土
優化營商服務“軟環境”
南通高新區持續深耕服務創新,通過系統性舉措培育企業發展“營養基”。園區著力打造全鏈條孵化生態,升級江海智匯園、江海圓夢谷等平臺功能,構建覆蓋“創業孵化—融資對接—導師輔導—市場開拓”的全周期服務體系。通過數字化手段實時監測孵化成效,確保初創企業“破土期”獲得精準扶持,“成長期”得到定向培育。
江蘇濠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2015年作為人才項目落戶南通高新區?!皝淼臅r候只有20多名工作人員,現在已超過150名,并在北京、南京、西安設立了分公司?!惫炯夹g副總經理王曉鵬表示,沒有園區的大力扶持,公司發展不可能如此順利。
江蘇優眾微納半導體有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創新企業,2023年7月落戶南通高新區,并將企業總部設立于此。為支持企業創新發展,當地政府提供了4000萬元的基金扶持,為其注入新動力。
南通高新區不但持續貫徹“資本引領、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充分釋放金融資本的創新催化效應,還創新推出“高新快辦、周到有解”營商環境服務品牌,依托“萬事好通·惠企通”平臺實現政策服務“一碼集成”。截至目前,園區的行政審批效率已提升50%,累計培育31個科創項目晉級規上企業,成功孵化包括圓周率在內的7家國家級、省級潛在獨角獸企業。
“未來圍繞建設‘科技創新型特色園區’的目標,園區將多措并舉持續招引一批產業前景好、人才屬性強、科技含量高的科創項目,加速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長性、強爆發力、優畝均效益的標桿性產業項目,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強勁的‘高新動能’?!蓖ㄖ輩^委副書記、南通高新區黨工委常務副書記吳冰冰說。
記者 黃艷鳴 任溢斌 通訊員 張曙梅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