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記者楊鎮瀟
本網訊 昨晚,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江蘇省宣傳展示活動啟動儀式及主會場系列活動在南通海門江海文化公園廣場舉行。
啟動儀式上,發布了2025年全省文物、非遺重點活動,2025年江蘇省“無限定空間非遺進景區”優秀案例、第二批江蘇省非遺工坊;發放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宣傳手冊及《江蘇省館藏文物安全管理風險點排查和防控工作手冊》,頒發2024年度全國文物行政處罰案卷評查“十佳”和“優秀”案卷獎牌和證書;南通大學與崇川區文化和旅游局、江南大學與海門區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還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為傳統工藝現代化發展注入新動力。
本次活動由江蘇省文化和旅游廳(省文物局)和南通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旨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物和非遺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宣傳展示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新成果新進展,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的濃厚氛圍。
今年,江蘇省集中開展文物、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全省各地線上線下將舉辦1262項宣傳展示活動,包括文物活動404項、非遺活動858項。其中,作為承辦地的南通,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前后將開展“融入現代生活 非遺雅韻展演”“非遺技藝成果展示”等30余項活動,全市32家博物館也將推出豐富多彩的陳列展覽及社會教育活動。
當天,主會場系列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為期三天的“水韻江蘇·家門口享非遺”南通站展示活動,精心打造涵蓋省內各地100項非遺代表性項目的大型市集,設置“美食好味”“匠心好物”“潮玩手作”“康養健身”四大主題區域,構建“可看、可嘗、可玩、可帶走”的體驗場景和消費空間,推動優質非遺資源直達基層。同時,通過發放消費券、聯合促銷等方式,創新文化消費場景,助力鄉村振興,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此外,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圖文展、江蘇省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新發現圖片展、2024年度江蘇地域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展、江蘇省“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研修培訓計劃”十周年成果展、江蘇省非遺創意空間成果展同步亮相,讓市民朋友在家門口暢享文化盛宴。
記者楊鎮瀟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