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部春深四月,海安高新區隆政街道海北村的東方牡丹園內,繁花似錦。400畝的園區內,30多個品種的觀賞牡丹與芍藥競相綻放。牡丹園投資人、江蘇宏博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韓青云接受采訪時說,他要用一朵花美化村莊,讓更多的人欣賞到花中貴族的風采;他要用花籽精煉出一滴油,提升牡丹的價值;他要用三產融合的方式讓《本草綱目》中記載的“花王”重煥新生,為鄉村振興書寫一份共富樣本。
一朵花:綻放多重經濟價值
晨露未散,已有賞花者帶著孩子舉起手機捕捉霞光中的花影。
每年4月,時序仿佛被花神精心編排。牡丹剛在月初展露雍容之姿,芍藥便在中旬接續綻放。為適應其喜光怕水的特性,花田被精心設計成陡坡狀。“農歷八月到十月栽種最佳,花前花后追肥、越冬養護一樣不能馬虎。”東方牡丹園技術總管李明介紹。
牡丹,花可觀賞,根可入藥,籽可榨油,蕊能制茶,瓣可提純花露。其中,牡丹籽油因富含90%以上不飽和脂肪酸和41%以上的α-亞麻酸,被譽為“液體黃金”,其營養價值遠超傳統食用油,成為抗癌、提升免疫力的高端健康產品。芍藥,花可觀賞,也可做鮮切花銷售;根可藥用,具有鎮痛、祛瘀等作用。
2020年,出于對牡丹的熱愛,韓青云來到海北村,流轉土地開始試種牡丹和芍藥。經過多年精心培育,園區已形成規模化種植,不僅培育觀賞牡丹,還種植了可以榨油的鳳丹牡丹。與此同時,園區積極與北京林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多所高校合作,通過技術研發提升煉油牡丹、藥用芍藥的觀賞價值和運用價值。目前,園區種植觀賞牡丹30畝,油用牡丹鳳丹90畝,藥用芍藥200畝。
一企業:研發全行業首臺套
牡丹園西側,是一座專門生產牡丹籽油的工廠,一條現代化牡丹籽油生產線已經安裝完成。
2014年4月,宏博機械承擔了國家重大專題項目《油用牡丹新品種選育及高效利用研究與示范》《油膠茶杜仲林分類培育及分級加工研究與示范》設備研發、制造工作。2016年,企業成功制造出國內外首臺套CO2超臨界萃取綠色精煉(6G)植物油生產線,并通過鑒定。
“這條特種植物油生產線實現了從牡丹籽脫殼到微波烘干、超臨界萃取、分子蒸餾、黃曲霉素去除的全流程工藝升級,相比傳統壓榨法能更完整地保留營養成分。今年3月試生產時的檢測報告顯示,牡丹籽油多項核心指標均優于國家標準。”韓青云介紹,這條生產線年產能200噸,正式投產后,能帶動萬畝牡丹規模化種植,形成年產值超億元的深加工產業鏈。
更值得注意的是,該生產線具備多元化生產能力,可同步萃取元寶楓油和杜仲油,未來園區將形成“三油鼎立”的產業格局,產品覆蓋健康食品、生物醫藥等高附加值領域。
作為中國經濟林協會副會長、牡丹產業分會副會長的韓青云透露,協會已開發出牡丹衍生產品超百種,從牙膏、面膜到藥用輔助制劑,牡丹的價值鏈比想象中更深遠。
一個村:探索共建共享路子
牡丹園的空氣里浮動著花香。工人們穿梭在花田間,正在松土。
72歲的吉成鳳是海北村的村民,在牡丹園干了4年。她放下鋤頭,抹了把汗笑道:“每天聞著花香干活,還能掙80塊錢,心里敞亮呢。”像她這樣的村民還有50多人,牡丹園為他們提供了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海北村以“村黨總支+企業+農戶”模式,通過村企聯建,不僅提升了牡丹種植、加工和銷售的組織化程度,還帶動了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海北村黨總支書記于銀鳳介紹,這一模式每年為村集體增收約3萬元。
韓青云算了一筆賬,油用牡丹畝產約100公斤籽,出油率13%,每畝收益約2萬元。同時,萃取后的牡丹籽粕可制成有機肥,實現循環利用。此外,園區還與河南科技大學等院校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通過直播帶貨、農旅融合等模式,讓村民既能拿租金、薪金,又能享受分紅。今年花季,牡丹園已吸引游客近萬人次。
于銀鳳指著西邊的工廠說:“投入使用后,每年能為村集體帶來18萬元左右的收入。”
記者 趙勇進
通訊員 李仁霞 趙孟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