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春潮涌,春耕正當時,成片的貝母田泛著淡淡幽香,田間地頭一派繁忙景象。
25日,海安市角斜鎮來南村黨總支聯合海安市老科技工作者協會濱海新區分會,圍繞鄉村振興戰略,組織開展“貝母種植技術”專題培訓,通過專家課堂+田間實訓聯動模式,為全村貝母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上午9點,來南村黨群服務中心貝母種植合作社的50余名黨員骨干、種植能手齊聚一堂。“土壤pH值調節是關鍵”“貝母鱗莖膨大期需控溫保濕”,海安市高級農藝師吉美林通過多媒體課件,深入淺出講解了“三段式”標準化種植技術。針對來南村土壤特性,專家團隊現場開具“藥方”:建議增施腐熟有機肥改良土壤結構,推廣“玉米(毛豆)-貝母”輪作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并配備智能滴灌系統實現精準灌溉。
“以前總以為多施肥就能增產,現在才明白科學管理才是關鍵。”種植戶曹美珍感慨。村黨總支書記時海濱表示:“后面將建立黨員技術攻關小組,黨員結對幫扶農戶,確保技術落地生根。”
課后,吉美林等專家一行來到貝母種植的田間地頭,開展“沉浸式”技術指導活動。專家們細致地觀察了田塊的實際情況,并給出了針對性的建議:“這個特定的地塊明顯缺乏足夠的水分,建議農戶及時進行灌溉灑水,以保證貝母的正常生長。”同時,他們也提醒道:“要特別注意防治可能發生的地下害蟲問題,因為這會對貝母的根系造成嚴重的損害。”在貝母田里,吉美林親自示范,教授農戶如何識別貝母的病害特征,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和預防可能發生的植物疾病。
在農民經紀人楊小林家中,專家們對即將采收的貝母花進行品質鑒定。通過仔細觀察發現其品質上乘,色澤鮮亮,香氣濃郁,具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同時,專家們也指出了一些細節問題,例如部分花朵在采摘和儲存過程中可能存在損傷,影響了整體品質。吉美林建議楊小林在采收、分級、包裝等環節加強質量控制,確保每一朵貝母花都能以最佳狀態呈現給消費者。“貝母花現在的收購價是每公斤10元,以前老百姓都把花打掉落在田里,現在收購貝母花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楊小林說道。
來南村黨總支書記時海濱表示:“后期來南村將實行‘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黨員示范戶引領標準化種植,帶動群眾發展貝母產業。通過建設深加工車間開發高附加值產品,打造‘來南貝母’品牌,結合電商直播拓展銷路;實現黨建引領產業升級與鄉村經濟協同發展。”
通訊員 紀玲麗 記者 趙勇進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