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起,多家銀行信用卡權益或積分規則進行新一輪調整。從停發聯名信用卡到下調信用卡權益,去年以來,各家銀行陸續調整信用卡業務。信用卡這一曾經的“中產標配”,如今是否已經淪為“雞肋”?日前,記者采訪了解到,部分消費者對此認為,信用卡“薅羊毛”的時代即將結束;在業內人士看來,信用卡存量競爭時代,權益縮減、產品優化,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之一。
權益縮水 羊毛難薅
“原來辦的建行信用卡,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可以享受額外的國際旅游援助服務和汽車道路救援服務。”市民吳女士因工作原因出差較多,看中了額外的援助服務才辦理了信用卡,“沒想到元旦開始這項服務取消了,挺讓人意外的。”
“如果不消費的話,就享受不到權益了。”市民陳先生是浦發信用卡的卡主,他告訴記者,他的信用卡權益從去年就開始“縮水”,原有的貴賓廳和接送機服務不再能免費享受,“要信用卡消費達到一定門檻才能兌換點數。此外,里程兌換、飛機晚點賠償險、生日禮遇也均被取消。”
中信信用卡卡主張女士也發現“羊毛”不好薅了。“以前不限制金額消費9天就能兌換一些支付券和產品券,但是現在要月刷達到一定門檻才能獲得一個權益兌換資格。”張女士說,不僅越來越難兌換,兌換的種類也越來越少,“未來有信用卡銷戶的打算。”
記者在建設銀行、浦發銀行、中信銀行等多家銀行信用卡官網查詢了解到,去年以來,各家銀行陸續對部分信用卡權益進行調整,部分福利“縮水”明顯。記者梳理發現,調整的信用卡權益,主要涉及交通出行里程兌換、機場貴賓廳等服務,以及消費優惠等,調整方式包含具體權益變更、積分規則改動、享用權益服務次數減少等。
監管趨嚴 控制成本
銀行信用卡權益的不斷縮水,以及聯名信用卡的陸續停發,讓消費者備感困惑:“信用卡薅羊毛的時代難道要結束了嗎?”
“主要還是出于控制成本的考量。”對于銀行調整信用卡權益的原因,我市一家國有銀行相關負責人坦言,“在凈息差承壓、增收渠道有限的背景下,銀行也不得不想盡辦法節省開支和刺激消費。”我市一名信用卡業內人士則算了一筆賬:一張信用卡的獲客成本高達幾百元,從發卡、激活,到交易,再到回本、盈利,要經歷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這讓銀行不得不對信用卡業務進行“瘦身”。
“信用卡推廣過程中我們也發現,部分權益因為使用率過低或者維護成本過高,使其可持續性不強。”我市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相關負責人說,根據市場趨勢和客戶需求適時調整部分權益,可以將資源更加集中到那些相對更受歡迎、更有價值的服務上。
信用卡業務面臨挑戰,監管要求也日趨嚴格。2024年7月1日起,信用卡新規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信用卡市場迎來規范化新時代。新規中強調,銀行不得直接或者間接以發卡數量等作為單一或者主要考核指標,對單一客戶設置本機構發卡數量上限,連續18個月以上無客戶主動交易且當前透支余額、溢繳款為零的長期睡眠信用卡數量,占本機構總發卡數量的比例在任何時點均不得超過20%等。
存量競爭 精細管理
當前,信用卡業務已從“跑馬圈地”大擴張階段進入“精耕細作”存量競爭階段。值得注意的是,信用卡權益縮水,雖然能節省一定的運營成本,但也讓銀行面臨持卡用戶流失的問題。在激烈的存量競爭時代,銀行信用卡該如何發展突圍?
“銀行機構要細分客戶群體,精準匹配特色化權益,提升消費者體驗。”我市相關業內人士認為,銀行信用卡權益調整或數量減少的背后是銀行平衡投入產出比的選擇,因此銀行要制定審慎穩健的信用卡業務策略達到降本增效目的,同時,也要通過信用卡數字技術賦能、消費場景創新等手段,結合消費者剛需,增加與日常生活更為密切的權益,拓展客戶、留住客戶。
對于本地銀行機構而言,該業內人士也建議,銀行需要深入研究用戶需求,推出針對地方特定消費場景、特定人群的信用卡產品,滿足用戶剛性消費需求,這也是搶占市場的關鍵。同時,可以通過加大各類優惠政策和折扣活動的力度,有效激活一些低效用戶,并提升信用卡用戶的活躍度。
記者 張水蘭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