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我們剛才在系統數據巡查中發現,片區一家單位輻射安全許可證的法定代表人信息與以往檢查記錄記載不符。”“請再次查詢國家核技術利用輻射安全監管系統,調取該單位現存數據及申報信息,查詢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看該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變更情況。”
近日,南通市通州生態環境局對該區某單位開展非現場執法,經核查比對,發現該單位近期進行了法定代表人變更,但輻射安全許可證相關信息未進行更新。自發現違法行為起,執法人員通過在線監察、線上指導等方式,全程“跟蹤”企業整改進度。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是穩定經濟運行的重要支撐。南通市生態環境系統按照“有求必應、無事不擾”優質營商環境的要求,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統籌兼顧深入治污攻堅與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檢查方式從現場向非現場監管執法,建立“分析研判+預警響應+核實查處+審核問效”的閉環工作機制,推動監管執法向“人防+物防”“制管+智管”轉變,減少不必要的現場執法。
生態環境部門把全市已安裝自動監測監控設施并聯網排污單位全部納入非現場監管企業名錄管理;監管平臺專門開辟企業查詢和預警功能單元,登錄企業端可查詢污染物排放趨勢,接收超標預警;非現場執法檢查情況經“環保臉譜”、電子郵件或電話告知企業,企業遠程反饋整改情況或提供證據材料“自證清白”。
經過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22年至2024年,全市非現場監管執法案件數均位列全省第一。今年以來,全市入企檢查次數同比下降50.9%。相關工作經驗、典型案例被生態環境部簡報推廣。
2022年初,在非現場監管執法工作處于“無先例可循、無樣板復制”的情況下,市生態環境局在全省范圍內率先印發了《關于加強全市生態環境非現場監管執法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南通市生態環境行政執法工單制實施辦法(試行)》等文件,形成了以污染源自動監控為主,視頻監控和用電監控為輔的非現場監管執法模式,從源頭杜絕對企業的隨意執法,真正做到“無事不擾、有案必查”。如今,非現場執法已成為我市生態環境執法部門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主要方式之一。
“非現場監管執法”是對守法者“無事不擾”,對違法者“利劍高懸”,不僅提升了生態環境監管執法的精準性和有效性,還打造了更加公開透明、規范有序、公平公正的社會氛圍和營商環境。
記者 彭軍君 通訊員 張萌萌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