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白皮書(2024)》(以下簡稱“白皮書”)發布。白皮書指出,據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未來,隨著低空飛行活動的日益增多,低空基礎設施投資拉動成效也將逐步顯現,未來幾年我國低空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生鮮外賣“從天而降”,“極速”享受新鮮美食;打個“飛的”快捷出行,避開擁堵的人潮車流;搭乘觀光飛機,跨越溝壑山谷俯瞰雋美風景……近年來,以傳統通用航空、無人機產業為代表的低空經濟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廣闊的前景。
把“路”修到低空,“低空+”業態“百花齊放”,“City Fly”持續升溫。在天津一飛行基地里,風洞設備通過模擬真實飛行場景,讓游客享受翱翔天際的刺激感,為文旅產業增添了新的亮點;在廣東深圳寶安區中心血站,自2023年3月啟用無人機運輸以來累計配送超2000單,為病患醫療爭取到寶貴時間;在湖北馬良鎮的千畝油菜示范基地里,植保無人機在花海中來回穿梭進行田間飛行作業,為油菜增產增收奠定基礎……現如今,低空經濟正在加快融入各行各業,催生出“低空+農業”“低空+物流”“低空+文旅”等一系列新業態、新場景、新模式,有效提升了人們的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俯瞰大地,一幅幅“低空+”業態的嶄新圖景徐徐鋪展,激活“低空經濟”一池春水。
低空經濟“騰空而起”后,各級大力規劃布局、出臺政策,為低空經濟“振翅騰飛”積蓄勢能。深圳出臺全國首部“低空經濟”地方立法——《深圳經濟特區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率先布局多元業態,開拓更廣闊的“低空版圖”;廣州出臺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圍繞基礎設施扶持、低空飛行服務保障、核心技術產業化扶持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惠企舉措;今年1月,《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施行,進一步規范了低空經濟無人機產業發展……乘著利好政策的東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逐步構建,為競逐“天空之城”、深耕“低空經濟”打下了扎實基礎。
低空經濟蘊藏萬億規模“新藍?!?,科技創新是其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今年兩會上,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并被納入新質生產力的范疇,提出要“積極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近年來,隨著材料科學、電子信息技術等領域的不斷進步,無人機在載重、續航等關鍵指標上都有了顯著提高,為低空經濟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發展低空經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項長期任務、系統工程。放眼未來,要聚焦低空經濟“卡脖子”技術,持續提升智能化、自主化,使無人機在低空這一復雜的環境中實現自動飛行、精確避障。同時,優化產業結構、降低能耗排放式,推動低空經濟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升級,助力低空經濟向“新”高飛。
在湛藍天空與堅實大地之間的遼闊舞臺上,低空經濟大有可為。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以“新”求發展,讓低空經濟“飛”起來、“熱”起來。(文:吳洵 圖:殷澤慧)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