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部項目建設是牽動經濟發展的“火車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引擎”。
今年,南通堅持不懈主攻重大項目,不斷深化完善考核評估、協調會辦、觀摩點評等重大項目推進機制,先后舉辦全市項目建設動員大會、集中觀摩會、現場推進會等系列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活動,圍繞金融服務、用電保障等出臺相關政策,書寫了以項目建設穩經濟、促發展的新答卷:全市列省重大項目數量連續8年保持全省前列,截至目前,2023年省重大項目提前完成年度計劃投資。

導向引領,再掀區域比拼“競逐熱”
年末歲尾,全市各地項目建設猶酣。江蘇晶利恒硅基功率分立器件項目以6英寸硅基功率分立器件電子芯片為研發核心,實現“當年開工建設、當年產品下線”;落戶海門的上海電氣高效異質結光伏電池及光伏組件項目僅4個月時間完成5萬平方米主體工程建設……我市以觀摩點評機制營造項目建設氛圍,以考核調度機制提升項目建設進度,促使各板塊真抓項目、抓真項目,“七虎競南通,十強逐江海”的比拼氛圍愈發濃烈,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強勁脈動愈發凸顯。
今年,全市產業項目考評辦法名稱修改為《全市產業項目建設“龍虎榜”綜合考評辦法》,進一步優化資源緊約束條件下的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形成了較為完善的考評體系,用實打實的舉措、硬碰硬的招式,打好項目建設評價“組合拳”,有力支撐全市經濟穩步增長。將省市重大項目推進情況納入全市高質量考核體系,按月對項目投資完成、形象進度等建設情況開展評估,對各板塊完成情況進行通報;不定期赴重大項目現場開展評估督查,督查結果作為各地高質量考核評分的重要依據,引導推動各地求實、務實、扎實推進重大項目;市發改委依托產業項目建設“龍虎榜”考評,每季度開展全市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考評工作,做好各縣(市、區)工業項目可研審核、實地督查,科學合理評估項目體量和質量,考評結果作為市委市政府講評激勵依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共認定新開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192個、同比增加6個,占年度目標232個的82.8%,超過序時進度7.8個百分點;認定新竣工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94個、同比增加48個;認定轉化達產5億元以上工業項目59個、同比增加13個。

同時,每季度組織市四套班子領導、各板塊和市有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實地觀摩全市重大產業項目,全面檢閱各地項目建設成效。按季調度各板塊計劃新開工億元以上重大產業項目,每季度末赴項目現場拍攝新開工項目進展情況,并在全市項目建設點評會上以專題片形式進行展播。前三季度,全市共觀摩如東遠東海底電纜、南通開發區科瑞恩智能裝備、通州灣中國鐵建大盾構機等省重大項目在內的優質重大項目33個。
以質為先,呵護項目建設“新生態”
在今年全市奮戰四季度經濟工作動員會暨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推進會的項目觀摩現場,一批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生態效益好的項目引人注目。致力于高性能無油葉輪機械研發生產的如皋勢加透博燃料電池無油空壓機項目,已突破高性能氣動設計等六大核心技術,連續三年在車用燃料電池空壓機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第一;中國鐵建首臺超大直徑盾構機在通州灣下線,代表了當今我國水下大直徑盾構隧道建設的最高水平;北材精品不銹鋼實現全程零排放;康源電路、科瑞恩等新賽道項目即將進入爆發期……

以創新帶動項目,以項目驅動產業。南通堅持“求真務實”的考評導向,科學化、差別化設置各項考評指標,狠抓項目質量不動搖,堅持設備投資占比40%以上的竣工標準,避免小項目包裝為大項目申報;優化項目規模質量評估體系,從產業類別、投資方實力、是否屬于外資項目、列入省級重大項目情況等方面進行綜合考量;提高科創項目和“專精特新”項目考評分值,制定專項細則,加快集聚創新要素和高質量項目,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各板塊聚焦我市高技術船舶和海洋工程、高端家紡、高端裝備等16條優勢產業鏈和六大千億級重點產業集群,招引實施一批投資體量大、產業質態優的制造業項目,不斷提升南通制造業成色。
為著力推動已簽約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竣工、快達產,全市堅持問題導向、高位推動,完善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考評機制,涵蓋簽約、開工、續建、竣工、轉化達產5個階段,在分值設置上,適當提高竣工和轉化達產的分值權重,牢固樹立“簽約注冊入場券、開工建設起跑線、竣工投產看質量、轉化達產最關鍵”的考評導向;在時間要求上,進一步縮短竣工期限,嚴格執行超期扣分制度。
提升服務,落實一個項目“三個幫”
重大項目落地見效,離不開優良的營商環境。市發改委深入推動“機關作風建設提升年”,落實一個項目三個“幫”政策,聚焦“誰來幫”“怎么幫”“幫得好”,優化頂層設計,深化協同聯動,強化要素保障,全力保障重大項目順利建設。市發改委接續出臺營商環境“66條”“新66條”,全國、全省首創占比達到三分之一。各相關職能部門敢為善為,全面推行“拿地即開工”“審圖豁免”等新模式,政務服務標準體系成為全國樣本,“萬事好通”營商品牌廣受好評。
一方面,牽頭建立重大項目推進會辦會機制,針對各地重大項目推進中需要市級以上層面協調解決的瓶頸制約難題,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原則,及時提請常務副市長會同服務重大項目建設的有關部門和單位進行會商會辦,明確責任部門辦理意見,持續跟蹤交辦事項落實情況,形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督辦問題—解決問題的閉環機制。先后通過重大項目推進會辦會協調解決如皋斯堪尼亞項目用地、華能南通(通州灣)2×100萬千瓦大型清潔高效煤電項目用海、南通開發區通威項目用電等重大項目推進中的各類難點問題30多個。

另一方面,精心組織編排市重大項目清單,積極向上爭取更多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督導各地各部門錨定年度任務、加大推進力度。2023年,我市共有35個項目列入省重大項目清單,項目總數全省第3、計劃新開工項目數全省第2。市發改委與市資規局、生態環境局、行政審批局等部門密切協作,推出備案預審聯審提速、環評總量平衡后置等優化舉措,93個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按月調度省、市重大項目進展情況,針對性給予屬地工作指導,力爭項目早開工、快建設。1—11月省重大項目完成投資182.36億元、超序時進度57個百分點。如皋康瑞高性能異種金屬復合材料項目作為儲備項目列入2023年省重大項目清單,經多次對接謀劃,屬地通過盤活利用存量廠房,實現項目提早開工,該項目從洽談對接到正式投產僅用100天,現已帶動就業超3000人,預計2023年銷售收入超20億元。
同時,積極向上爭取省重大項目,為我市獲得土地點供指標創造有利條件,今年23個產業項目新增建設用地面積527畝;創新節能審查“一二三”工作法,全市37個年綜合能源消費5000噸標準煤以上項目獲省發改委節能審查意見,獲批數量全省第2,預計帶動固定資產投資超720億元。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