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天,51.47億件!來自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中秋國慶假期,全國攬投快遞包裹超過51.47億件,總體保持較快增長。雙節快遞業務量的快速增長,不僅見證了中國消費者旺盛的消費需求,也呈現出中國經濟加速循環的蓬勃活力。
節假日是觀察中國經濟的窗口,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支點,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直接體現。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雙節期間攬收25.75億件,日均攬收量較去年同期增長8.6%,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22.6%;投遞25.72億件,日均投遞量較去年同期增長18.7%,與2019年同期相比增長133.9%。由一件件包裹積累起來的扎實數據,既是快遞業蓬勃活力和強勁動力的生動寫照,也是消費市場韌性強、潛力足的有力注腳。可以說,消費規模擴大、結構升級的態勢仍在延續,超大規模市場釋放的巨大潛力,成就了快遞業務量的紀錄刷新,展現著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中國力量。透過這一窗口,“流動的中國”見信心更見力量。
進入2023年,“單月百億件、同比凈增10億件”成為常態。從春節“不打烊”,到節后“小高峰”,生鮮冷鏈,軸承五金,如今的快遞啥啥都能運,快遞業連通城鄉、翻躍山河大洋,無論是空中航線還是鐵路運輸,快遞業積極發展,寄遞能力穩步提升,自動化分揀流水線、分揀機器人、無人機、無人配送車……假期期間,數十億件快遞包裹體現了我國快遞業由大變強,步伐穩健。正是高水平、高效率的物流體系,有力支撐著生產、流通、分配、消費的經濟大循環,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注入新動力,更體現了中國經濟的活力與韌性,中國快遞業正不斷為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注入不竭動力。
近年來我國基本構建了覆蓋全國、深入鄉村、通達世界的郵政快遞網絡。只有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才能努力開創快遞企業和農村市場雙贏的發展新局面。夏天已悄悄遠走,秋收登上大舞臺,農產品正在田地上掛果灌漿,處處都是豐收喜景。在浙江湖州市的妙西鎮,湖州郵政的工作人員每天都會準時來到黃桃種植園,與果農們一起給剛摘的新鮮黃桃打包發貨;在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的潘山村,郵政部門則和1.6萬戶特色種植戶建立了828個村社群,讓天水櫻桃坐上了高鐵。快遞企業用自我深挖潛力的辦法,主動出擊、積極作為,為我國經濟向好態勢不斷添磚加瓦。
小小快遞,連接千城百業、暢通供需兩端,折射中國經濟的強勁活力。放眼神州大地,一個物暢其流的中國,正呈現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活力與生機。提升物流業在保障民生、推動生產、暢通循環和穩定就業方面的作用,增強市場的活力和發展的動力。(陸又青 王珩)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