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者”號深海載人潛水器模型、“夸父一號”衛星模型、100米登高平臺消防車……9月11日,由省科技廳主辦、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承辦的第二屆江蘇產學研合作對接大會在南京開幕。142家大院大所大學600多項最新科技成果現場發布、850多家企業1000多項技術創新需求深入對接,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賦能產業創新發展,更高層次、更廣領域、更大力度集聚高端創新資源,推動產學研深度合作,提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9月12日中國江蘇網)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提出“四個走在前”重大任務,第一個就是“在科技自立自強上走在前”;今年7月總書記考察江蘇時寄予“四個新”希望,第一條就是“在科技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全省上下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的重大定位,把“牢記囑托、感恩奮進、走在前列”貫穿始終,追“新”路上奔跑不停步,以更大力度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勢,高質量發展邁出新步伐。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作為我國首個創新型省份建設試點省,江蘇在全國創新大局中占據重要地位。新時代十年來,江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力突破“卡脖子”技術,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布局建設了蘇州實驗室、紫金山實驗室、太湖實驗室等一批重大創新平臺,鍛造了一批“國之重器”,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貢獻率從56.5%提升到66.1%,區域創新能力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從省第十三次黨代會確立“聚力創新”的鮮明導向,到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發出建設“科技強省”的動員令,江蘇始終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江蘇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江蘇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牢固確立創新驅動的戰略定位,以創新發展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加大科技要素投入,形成以科技進步推動經濟增長的新格局。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由2012年5.4萬億元增至2022年的12.29萬億元,10年內連跨7個萬億元臺階,增量近三年均為全國最多,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引領江蘇未來發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呈現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的良好態勢。創新引擎強勁驅動,高質量發展動力澎湃,進一步提升了“蘇大強”以創新驅動塑造新優勢、煥發新動能、勇于“挑大梁”、奮發“走在前”的底氣。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出臺《關于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以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等措施來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部署落實10項具有牽引性的重點工作,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是其中之一……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提升產業全球競爭力為主線,營造良好創新生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整合科技創新資源、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加快構建服務全國、面向全球的開放創新格局,“蘇大強”執著追“新”闊步前行。(范子軍)
南通日報社 2009-2021 版權所有
蘇ICP備08106468-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
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任何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13-68218870 郵箱:ntrb@163.com
發行熱線:85118867 廣告熱線:85118892 爆料熱線:85110110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