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5 10:40:04 來源: 南通網
5月14日,南通市農業農村局在如東洋口鎮洋新糧食種植家庭農場舉辦全市集中育秧暨側深施肥綠色防控觀摩培訓會,全市256名種糧大戶現場學習育秧、側深施肥、綠色防控新技術,觀摩了種糧大戶邵愛徐的流水線播種、水卷苗育秧現場演示。海門區包場鎮紅中村合作農場負責人昝寶強面對面咨詢后,連聲說:“今年我們農場種植水稻330畝,回去就推廣這些增產增收還降本的新農藝。”
“今天田頭一堂課,對于我們種糧大戶來說,就是一場農業新科技革命的盛宴,我還獲得了一樣寶貝。”如東縣大豫鎮大豫社區張海明家庭農場的內當家馬福廉從一堆人群中擠了出來,手里舉著4只秸稈制成品——水育秧可降解基質盤。她告訴記者:“我和丈夫種植水稻400畝,育秧苗遇到了取土難,而這個基質秧盤,不僅不用土,還直接供應營養,實惠更實用!”
省工省地的水稻暗化育苗,蛇皮布取代無紡布覆蓋……省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管永祥、省植保植檢疫站站長田子華、南京農業大學教授李剛華和農業科技示范戶一邊講,一邊示范,一邊接受咨詢,回答種植大戶們的提問。“我最頭疼的是育秧出苗率不足八成,怎么解決?”“我的農場施肥不少,但產量上不去,是什么原因?”“無紡布育秧失水快,直接影響了出苗率,我經過試驗,改用蛇皮布,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邵愛徐告訴現場提問的同行:“秧苗好半熟稻,首先要育出健壯的秧苗;其次,改一改老辦法施肥,把科學施肥的新技術用起來。”
跟隨著邵愛徐的腳步,大伙兒來到機插測深施肥技術課現場,一臺臺插秧機一邊施肥一邊插秧,雖然多了一道側深施肥的工序,但插秧速度絲毫沒有影響。
“機插水稻一次性施肥技術,水稻生長全程只施一次肥,具有節約肥料、節省人工等特點,每畝降低農本80元,由于肥料不流失,還解決了農業面源污染,帶來水稻的高產,去年單產超過700公斤。”邵愛徐的經驗之談,得到如東縣新店鎮海青糧食種植家庭農場主王海青的驗證,來自全市各地的種糧大戶們聽得入了神。
據介紹,2020年,我市水稻種植面積265萬畝,機插秧面積202萬畝,占比76%,工作成效在全省領先。“機插水稻一次性施肥技術是全國十大引領性技術之一,具有減肥、省工、提質、增效等優點,近兩年,通過政策補助,該技術在我市得到了推廣,如東、海安走在前列,許多大戶嘗到了甜頭,希望通過今天田頭培訓,該項技術得到更廣的推廣。”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彭長青說。
記者 楊新明 龔秋瑾 通訊員 於永杰
[責任編輯: 蘇敏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