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8 11:03:30 來源: 南通網
一個區域應該發展什么項目?產業園區招引項目有什么依據……如今,這些問題有了更加明晰的答案。24日,南通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發布。
劃定420個環境管控單元
“三線一單”是指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我市2018年5月啟動劃定工作,經全面梳理,形成南通市“三線一單”研究報告,并不斷完善。
此次發布的《方案》從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控、環境風險防控、資源利用效率四個維度,劃定全市420個環境管控單元,分為優先保護單元、重點管控單元和一般管控單元三類,實施分類管控。其中,優先保護單元90個,其中陸域69個,海域21個,主要包括生態保護紅線和生態空間管控區域,以生態功能保護為主;重點管控單元247個,主要包括人口密集的中心城區和各級各類產業園區;一般管控單元83個,指優先保護單元和重點管控單元之外的其他區域。
《方案》規定,市人民政府發布重點管控單元中省級以上產業園區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各縣(市、區)要于今年底前制定并發布本地區分區管控總體要求、其他重點管控單元及一般管控單元的生態環境準入清單。
激活綠色發展新動能
我市按照“守底線、優格局、提質量、保安全”的總體思路,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建立覆蓋全市的“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體系,確保生態功能不退化、水土資源不超載、排放總量不突破、準入門檻不降低、環境安全不失控,推動全市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綠色發展和綠色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到2035年,全市生態環境質量實現根本好轉,節約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總體形成,生態文明全面提升,率先實現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全市生態系統結構合理、生態功能分工明確、生態安全格局穩定。地表水國考以上斷面達到或優于Ⅲ類水質比例達到100%。PM_2.5平均濃度為22微克/立方米,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氣。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全面有效管控。
“三線一單”成最直觀管控地圖
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三線”劃框子,框住各類空間利用格局和開發強度;通過“一單”定規則,規范各環境管控單元開發行為和準入要求,可操作性尤為重要。
就用途而言,“三線一單”的作用可以形象地歸納為“四本書”。具體來說,這是一本管理工具書,融合了現有的生態紅線管控要求、環境要素目標要求、資源利用約束條件,是現行政策、規定的集成,可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管理工具書。
環境交底書,將資源環境底線和標準,落到管控單元里、固化在圖上,為地方各級政府提供明明白白的環境管理要求。
投資說明書,對投資主體來說,生態環境準入清單既設立了產業限制條件,又指明了投資方向。
社會參考書,“三線一單”成果將向全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實現社會共享,成為公眾參與環境管理、表達環境訴求、追求生態環境高質量的參考書。
該負責人表示,為更好推進“三線一單”的實施應用,我市建立了動態調整機制,“三線一單”將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同步更新調整發布,同時還安排了專項財政資金,保障方案實施、評估、更新調整、數據應用和維護等工作。
記者 彭軍君 實習生 葛方勇
[責任編輯: 高陽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