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30 10:01:43 來源: 南通網
“河道的水干凈多了,截污納管這件實事真的做到了我們心里面。”11月27日,家住崇川區幸福街道幸福新居的胡志標笑瞇瞇地說。
今年6月,幸福新居截污納管工程正式啟動,可在哪設井、在哪鋪管成了難題。街道邀請政協委員、部門代表、群眾代表等建言獻策,經過討論,大家達成共識。8月底,工程順利竣工,居民對工程建設過程很滿意。
“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由眾人商量”在崇川區已經成為常態。如今,196個協商議事室已實現了街道、村(社區)級全覆蓋,近千次協商議事聚焦社會治理、群眾需求、民生需要,已成為崇川區基層治理的新平臺、新支撐。
選題聚焦民生急難
商什么、議什么,是協商議事的前奏曲。崇川區實行菜單式選題議事,通過黨政點題、委員薦題、群眾出題、界別選題,保證議事圍繞涉及民生范疇的公共事務、公眾利益、公益事業。
位于文峰街道的五一新村分為5個片區、共33幢樓,擁有大小10個出入口。新冠肺炎疫情下,小區要實施封閉式管理。怎么封閉?如何管理?文峰街道邀請政協委員、相關部門、居民代表進行主題為“探索小區封閉管理,擰緊居民‘安全閥門’”的線上協商議事活動。街道政協工委25名委員全程在線,與現場群眾充分溝通、平等協商,最終達成一致。這個模式不僅幫助五一新村完成小區封閉式管理工作,還推廣到文峰街道40個小區。
菜單式選題議事,形成報送清單,分期、分時間段開展協商議事,智慧社區打造、關愛退伍軍人、社區文化、河道整改、違章整治等近千議事項目在協商中解決。在今年9月省政協開展的有事好商量“民生專題月”議事活動中,崇川區各類議事室聚焦196個民生項目集中議事,事事有說法,件件有答復,協商能見效,百姓得實惠。
限期辦理重落實
陳橋街道是傳統涉農街道,隨著城市化進程,大家搬到了樓房,住進小區,大辦齋事成了不和諧音符。近幾年陳橋派出所接報齋事擾民的警情年均400起。
在今年“民生專題月”中,陳橋街道決定開展“齋事擾民”協商議事活動。通過前期走訪,委員們發現,彥明公墓、福田寺具有承載齋事活動的區域,麗都社區的惠民食堂則具備承辦流水席的能力。通過和居民的真情協商,大家形成統一意見:到指定地點辦理齋事的居民,可領取1500元定點辦喪補貼;通過宣傳引導、自律他律;制定文明辦喪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實行小區辦喪(齋)備案登記管理準入制度等,對齋事擾民的現象進行徹底整治。
“協商不是說空話,要提問題、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才能把老百姓的問題解決好。”崇川區政協主席嚴崇明說。圍繞協商議事,區政協主動擔責,先后出臺系列意見辦法,議事項目在16個街道、16個行政村、155個社區、5個園區分解成2400個清單,在32個責任部門和1567個責任人中交辦流轉,實施限期辦理,定任務目標、時間目標、責任目標和落實目標,將議事項目通過目標化貫穿連接在議事清單落實的全過程。在真協商的過程中,社會治理、服務百姓取得了顯著成效。
探索長效化運行模式
“困擾多年的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難題終于解決了,我可以安心開窗通風了。”家住世濠花園20幢的張女士高興地說。20幢樓下原來是世濠花園北區的建筑垃圾臨時堆放點。
“通過實地走訪了世倫路、青年路周邊20余個小區,我們發現這不僅僅是世濠花園存在的問題,而是多數居民小區的通病。”崇川區政協委員、世倫橋社區黨委書記李春林說,在收集物業人員、業主居民心聲后,政協委員形成社情民意上報,并與觀音山街道城管及周邊社區對接。在城管部門的協調下,最后確定一塊空地作為集中中轉點位。
中轉點有了,可中轉設施的建設及后期運營維護費用要由誰來出呢?“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又召集周邊小區項目或物業負責人,再次進行議事協商。大家決定本著“誰投資誰受益”原則,采用眾籌的方式“出資入股”。
“實踐證明,‘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工作,拉近了政協與基層群眾的距離,把政協制度優勢轉化為參與社會基層治理的效能。”嚴崇明介紹,崇川已形成先行先試,以點帶面,全面覆蓋的陣地建設三部曲。近千條議事項目通過議事、交辦、轉化,成果轉化率達85%,12%正在辦理落實中,轉化的程度、辦事的速度受到社會的滿意好評。
記者 袁曉婕
[責任編輯: 張檬檬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