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11:08:18 來源: 南通網
滄海桑田,風雨坎坷。1931年9月18日,這是一個令中華兒女痛徹心扉的日子,日本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在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刻,“誓死不做亡國奴”的億萬國人奮起而戰,譜寫了驚天地、泣鬼神的愛國主義篇章。
勿忘國恥,警鐘長鳴。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歷史的災難無不以歷史的巨大進步來補償。撫今追昔,“九一八”事變是烙在中華民族心上的一道無法祛除的傷疤。面臨深刻的民族危機,面對奔騰的時代潮流,無數志士仁人為救亡圖存上下求索。每一個中華兒女、每一個炎黃子孫都不能忘記歷史。“九一八”事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那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歷史是不能忘卻的,國恥更應該永遠牢記。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牢記國恥,決不讓歷史悲劇重演。
知恥后勇,砥礪奮進。知恥后勇,砥礪奮進。華夏兒女血與淚的歷史歲月,是抹之不去的屈辱歷程。百年磨難,沒有摧毀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意志和精神;身處逆境,更激起中華兒女奮斗的信念和決心。中華兒女在磨難中奮起、在鏖戰中淬煉,不懼風雨抵御一切風浪。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知恥而后勇。”銘記歷史,從內心深處激發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高揚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不斷激發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兢兢以強,迤迤乃亡;盛世不怠,奮發圖強。從鴉片戰爭到“九一八”事變,從“七七”事變到平型關大捷,從百團大戰到臺兒莊戰役……每一場戰役都是正義與邪惡、光明與黑暗、進步與反動的大搏斗。中華歷經磨難而不亡,就在于民族精神脊梁沒有垮,將永遠激勵中華民族在復興之路上砥礪前行。
珍愛和平,振興中華。戰爭硝煙雖已散去,和平成果仍需守護,愛國旗幟始終不倒。捍衛和平,振奮民族精神,弘揚愛國主義,將個人的奮斗努力疊加為國家的發展合力,為中國更美好的明天貢獻自己的力量。風雨滄桑,河山巨變。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具有保衛人民和平生活堅強能力的偉大國家,中華民族任人宰割、飽受欺凌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正義需要捍衛、和平需要爭取。偉大抗戰精神是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勁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迎來了光明前景。”
銘記歷史,勿忘國恥,珍惜和平,開創未來。今天,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沒有任何力量能夠撼動我們偉大祖國的地位,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凝聚磅礴力量,用拳拳愛國之心共同筑起中華民族的血肉長城,讓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東方。(文/沈捷 圖/高金梅)
[責任編輯: 季肖寒 ]
南通日報社 2009-2016 版權所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刊登、轉載的各種圖片、稿件是為傳播更多的信息,本網不承擔此類稿件侵權行為的連帶責任。
電話:0513-85118941 郵箱:ntrb@163.com
聯系地址:中國江蘇省南通市西寺路10號